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馈七起

一馈七起

艺文类聚》十一引《鬻子》:“禹投一馈而七起,曰:‘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,恐其留吾门也。’是以四海之士皆至。”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禹之时以五音听治,置鞀以待四方之士……当此之时,一馈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发,以劳天下之民。”

馈,音kuì,食,吃。鞀,音táo,有柄的小鼓。据说,禹非常重视尊贤礼士,因国事繁忙,吃一顿饭常常多次起身去接待前来拜访的贤士。后用为咏尊贤和政务繁忙之典。

北齐刘昼《新论.诫盈》:“夏禹一馈而七起,周公一沐而三握发,食不遑饱,沐不及晞,非耐饥而乐劳,是能心急接士德,处于谦光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狎鸟无机

    源见“鸥鹭忘机”。谓除机心俗念,与大自然融和。唐灵一《题东若兰》诗:“闲云不系从舒卷,狎鸟无机任往来。”

  • 去思

    《汉书.何武传》:“欲除吏,先为科例以防请托,其所居亦无赫赫名,去后常见思。”后以“去思”谓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。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去思一借之情,愈久弥结。”【词语去思】   汉

  • 不言而谕

    见“不言而喻”。宋·苏轼《却鼠刀铭》:“呜呼嗟夫,吾苟有之,~,是亦何劳。”【词语不言而谕】  成语:不言而谕汉语大词典:不言而谕

  • 罪入不孥

    孥:本意是妻室儿女。这里用作动词,是株连妻室儿女。 犯罪的人,刑罚只及于他本人,并不牵连家属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禄,关市讥而不征,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”《汉

  • 万紫千红

    形容百花盛开的样子。宋代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并列 形容百花盛开,绚丽多彩的景象。语出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元·无名氏《七贤过关·四时思情》

  • 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

    茅茨( ㄘˋ cì ):用茅草覆盖的屋。翦:修饰。采椽( ㄔㄨㄢˊ chuán ):用栎木或柞木做的椽子。斫( ㄓㄨㄛˊ zhuó ):砍削。 形容住室质朴简陋。语出《韩非子.五蠹》:“尧之王

  • 七纵擒

    同“七纵七擒”。宋陆游《东窗独坐书怀》诗:“洁斋入静三熏沐,宴坐降魔七纵擒。”

  • 倒著乌巾

    源见“山公醉酒”。将黑头巾倒过来戴。形容醉酒之态。元仇远《陪戴祖禹泛湖分韵得天字》:“当歌对酒堪肠断,倒著乌巾且醉眼。”

  • 楚梦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谓男女情爱之梦。宋贺铸《侍香金童》词:“楚梦方回,翠被寒如水。”【词语楚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梦

  • 稚子

    本义为小儿;又喻指笋或作笋的别名。唐代杜甫《漫兴》诗:“竹根稚子无人见,沙上凫雏傍母眠。”宋代姚宽《西溪丛语》:“杜牧之诗:‘小莲娃欲语,幽笋稚相携。’言笋如稚子,与‘竹根稚子’同意。”《事物异名录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