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可同日而语

不可同日而语

意谓两者相差太多,不能相提并论,或根本无法相比。公元前334年,苏秦从燕国到达赵国,向赵肃侯献六国合纵攻秦之计。他说,我私下考察天下地图,六国诸侯地盘比秦大五倍,粗略估计诸侯军队,当比秦国多十倍。六国如果拧成一股绳,挥师西向攻打秦国,就一定会把秦国打败。如果被秦国打败,就要向人家称臣。打败人家和被人家打败,别国向您称臣和您向别国称臣,那里能等同或相提并论啊!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赵策》二《苏秦从燕之赵始合纵》:“臣窃以天下地图按之。诸侯之地五倍于秦,料诸侯之卒,十倍于秦。六国并力为一,西面而攻秦,秦必破矣。今见破于秦,西面而事之,见臣于秦。夫破人与破于人也,臣人与臣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言之哉!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臣与禄异议,未可同日语也。” 北宋·苏轼《书楞伽经后》:“至于遇病辄应,悬断死生,则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也。”


偏正 不能同时谈论。形容不能相比,两者难以相提并论。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由于美国政府、很多企业和基金会都在投入经费,资助的总额,本科阶段~。”△多用于相比方面。也作“不可同年而语”、“未可同日而语”。


【词语不可同日而语】  成语:不可同日而语汉语词典:不可同日而语

猜你喜欢

  • 渡淮橘成枳

    同“橘化为枳”。清查慎行《秋感》诗:“渡淮橘成枳,一变性终失。”【典源】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:“晏子至,楚王赐晏子酒,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,王曰:‘缚者曷为者也?’对曰:‘齐人也,坐盗。’王视晏子曰

  • 羊公鹤

    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刘遵祖少为殷中军(殷浩)所知,称之于庾公(庾亮)。庾公甚忻然,便取为佐。既见,坐之独榻上与语,刘尔日殊不称。庾小失望,遂名之为‘羊公鹤’。昔羊叔子(羊祜)有鹤善舞,尝向客称之。客

  • 高而不危,满而不溢

    地位虽高,但无倾危之忧;器物虽满,但无盈溢之患。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。语出《孝经.诸侯章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汉.刘向《说苑

  • 先发制人

    指秦末会稽(guìjī桂基,治吴县,今江苏苏州)郡守(一郡最高行政长官)殷通对项梁说:我听说先发动下手的就能制服敌人。后以此典泛指先下手取得主动以制服对方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陈胜等人在大泽乡(

  • 烹狗

    同“烹狗藏弓”。唐杜牧《原十六卫》:“将保首领,无烹狗之谕。”【词语烹狗】   汉语大词典:烹狗

  • 剑龙

    源见“虎吼龙鸣”。美称剑。以古时之剑有化为龙者,故云剑龙。唐李贺《吕将军歌》:“北方逆气污青天,剑龙夜叫将军闲。”【词语剑龙】   汉语大词典:剑龙

  • 众口成虎

    源见“三人成虎”。比喻谣言多次传来,就会使人信以为真。宋陈师道《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》之一:“相逢今已晚,同府尚经年。众口不成虎,诸公更荐贤。”

  • 锻柳嵇

    源见“嵇康锻”。指行其所好而自得其乐之人。宋苏轼《试笔》诗:“是中有何好,而我喜欲迷。既似蜡屐阮,又似锻柳嵇。”

  • 精卫心

    源见“精卫填海”。比喻献身正义事业的精诚之心。宁调元《秋兴用草堂韵》:“分波终仗灵犀力,填海犹存精卫心。”

  • 还桑椹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三引《北史》:“后周赵肃为齐州别驾,有能名。其东邻有桑椹落其家,就遣人悉拾归其主,诫诸子曰:‘吾非以此求名,意者非机杼物(机杼,本为织布事,此指自己劳动所得),不愿侵人。汝等宜以为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