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著新衣
参见:桓冲新衣
参见:桓冲新衣
自:从。 谓事情的发生发展有其来由,并非偶然。语出《左传.昭公十六年》:“叔孙曰:‘叔出季处,有自来矣。’”《孔子家语.冠颂》:“孔子曰:‘诸侯之有冠礼也,有自来矣。’”王肃注:“言有所从来。”晋.
同“鸾凤分飞”。明李开先《宝剑记》四八出:“自从他鸾分凤离,到如今雁断鱼稀。”并列 比喻夫妻、情侣离别或离散。明·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48出:“自从他~,到如今雁断鱼稀。”△用于形容夫妻、情侣分离。→
源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指令人嗤笑的无用之材。明高启《昼睡甚适觉而有作》诗:“我意在有适,宁顾朽木嗤?”
讽刺项羽是猴儿戴人帽,外表像人样,却无见识才能,难成大事业。后以此典形容人徒具仪表,而无内才;或指人暴躁轻浮,不能成就大事。项羽摆鸿门宴想杀刘邦未成,引兵西进咸阳,杀死秦王子婴,焚烧秦王宫室,大火燃烧
同“五彩衣”。唐刘禹锡《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》诗:“兄弟尽鸳鸾,归心切问安。贪荣五彩服,遂挂两梁冠。”
地位虽高,但无倾危之忧;器物虽满,但无盈溢之患。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。语出《孝经.诸侯章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汉.刘向《说苑
源见“乘槎”。指在高处水流航行的船只。清王士禛《渡河西望有感》诗:“星宿海从天上落,昆仑槎自斗边来。”
《汉书》卷九十八《元后传》:“甘露三年,生成帝于甲馆画堂,为世适皇孙。”据《汉书》载,汉成帝刘骜降生在汉宫画堂里(有彩画的殿堂)。后遂将“画堂”用作称代皇子事的典故。唐.杜牧《杜秋娘诗》:“画堂授傅姆
《南史.王昙首传.附王俭传》:“监试诸生,巾卷在庭,剑卫令史,仪容甚盛。作解散帻,斜插簪,朝野慕之,相与放效。俭常谓人曰:‘江左风流宰相,惟有谢安。’盖自况也。”晋谢安虽是权重一时的宰相,但他好登山临
《左传.成公十六年》:“楚晨压晋军而陈。军吏患之。范匄趋进,曰:‘塞井夷灶,陈于军中,而疏行首。晋、楚为天所授,何患焉?’文子执戈逐之,曰:‘国之存亡,天也。童子何知焉?’”春秋时期有一名叫范匄的少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