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足挂齿

不足挂齿

源见“何足挂齿”。谓不值得一提。袁鹰《深深的怀念》:“这对于以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的革命军队……从来是不足挂齿的。”


述宾 挂齿,提起,谈到。不值得一提。魏树海《沂蒙山好》:“想当年,我家先父与令尊也是深交,后来为了一件~的事,令尊竟弃家背主而逃!”△多用于谈论方面。→鸡毛蒜皮 ↔荦荦大者


解释足:值得。挂齿:挂在口上,指说起,提到。形容极其微小,不值得一提。有非常轻视的含义。

出处汉书·叔孙通传》:“此特群盗鼠窃狗盗,何足置齿牙间哉?”

叔孙通是西汉早期大臣,制定了西汉乃至后代都沿用的一些典礼、朝拜、祭祀的规章制度。他在秦朝时因为才学而被征召为博士,等待任用。几年后,陈胜起义发生了。秦二世就召集博士儒生们问道:“那些从楚地征召的守边士兵们不去戍边,却正在攻打蕲县、陈县,你们诸位怎么看待这件事?”许多儒生说:“天子的臣下不得心怀鬼胎,如果心怀鬼胎就是反叛,这是死罪,不能赦免。希望您赶快派兵镇压他们。”秦二世脸色恼怒。叔孙通走上前去说:“那些儒生的话都不对。如今天下统一,已经拆毁了各地的城堡,熔化了各地的武器,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它。况且上有英明的君主,下有完备的法令,官吏尽职,四方归心。哪里有反叛的人!这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小贼,哪里值得放到嘴里讨论?地方官吏正在抓捕清除,哪里值得担忧?”秦二世非常高兴,赏赐叔孙通,而把那些说陈胜造反的儒生都罢免了。回到住处后,儒生们都说叔孙通善于阿谀奉承,叔孙通认为各位不懂得随机应变,自己若不这样说,恐怕大家都难逃虎口。随后,叔孙通逃离都城咸阳,投奔了反秦的起义军。

近义微不足道

反义举足轻重

例句

在他看来,这点小事实在不足挂齿。


【词语不足挂齿】  成语:不足挂齿汉语词典:不足挂齿

猜你喜欢

  • 簪素柰

    同“簪白柰”。清唐孙华《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》:“通都簪素柰,薄海遏朱弦。”

  • 有备无患

    事先有准备,可免忧患。《书.说命中》:“惟事事乃其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《左传.襄公十一年》:“《书》曰:‘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敢以此规。’”规:规劝。并列 患,祸患,灾难。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

  • 秦人洞

    同“桃源洞”。宋梅尧臣《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》:“桃花已满秦人洞,杏树犹存董奉祠。”【词语秦人洞】   汉语大词典:秦人洞

  • 陈师鞠旅

    陈师:陈列军队。鞠旅:对军队讲话。鞠,告。 指集合军队,进行战斗动员。语出《诗.小雅.采芑》:“方叔率止,钲人伐鼓,陈师鞠旅”。郑玄笺:“此言将战之日,陈列其师旅,誓告之也。”汉.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

  • 移天

    《仪礼.丧服》:“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,故父者子之天也,夫者妻之天也。”后因以“移天”谓女子出嫁。《隋书.王谊传》:“〔御史大夫杨素劾谊曰:〕窃以虽曰王姬,终成下嫁之礼,公则主之,犹在移天之义

  • 父母国

    源见“父母之邦”。又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〔孔子〕去鲁曰:‘迟迟吾行也,去父母国之道也。’”因以指故乡、祖国。唐阎朝隐《奉和呈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》:“回瞻父母国,日出在东方。”见“父母之邦”。《孟子·万

  • 纷争蛮触

    同“纷争蜗角”。清冯煦《百字令.题黄豪伯印度辨方图》词:“闻道卫藏传烽,纷争蛮 触,谁展筹边策?”

  • 哭冬青

    源见“冬青树”。表示对故亡人事的缅怀。明袁宏道《宿朱仙镇》诗:“地下九哥今悔不,六陵花鸟哭冬青。”

  • 探赜索隐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……莫大乎蓍龟。”赜( ㄗㄜˊ zé 责):幽深莫测。隐:隐秘难见。古人相信卜筮,认为能帮助探索幽深隐秘的道理。后泛指探究深奥的义理或搜索隐秘的事迹。见“探赜索

  • 易城玉

    源见“完璧归赵”。原指和氏璧。借指珍宝。宋晁冲之《同鲁山韩承观女灵庙前险石》诗:“我知此必蕴灵异,何止怀藏易城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