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微兆中看出事物发展的趋向。宋代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”连动 觉察事物的细小苗头,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趋势。语本《易经·系辞下》:“几者动之微,吉之先见者也
明.汪錂《春芜记.瞥见》:“不意今曰出来,惹了一场风月债。”恋爱纠葛,情场风波,谓“风月债”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司人间之风情月债,掌尘世之女怨男痴。”【词语风月债】 汉语大词典:风月债
同“五日京兆”。宋周必大《程泰之昨有金带银章之句后两日复得其诗亦再次韵》:“五日尹京非细事,四时仕宦固多般。”
源见“避骢马”。借指侍御史。唐罗隐《寄张侍郎》诗:“无路重趋桓典马,有诗曾上仲宣楼。”
《书.旅獒》: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”言九仞之山,只差一筐土而未成。比喻做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。多含惋惜意。宋司马光《投壶新格》:“夫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全壶实难,故君子贵之。”咏簪《武昌两日记
源见“履薄临深”。谓处险境而恐惧。清 姚士陛《摄生》诗:“不读黄 老书,渊冰宜战栗。”
名义上存在,实际上已经灭亡。唐代韩愈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庙,或不能修事。虽设博士弟子,或役于有司,名存实亡,失其所业。”并列 名义上还存在着,实际上却已经消失不存在了。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
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颂地方官吏善于治事。清吴雯《再逢陆云士》诗之三:“承明那得留君住,待往何方奏宓弦?”
《文选.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,飨以钧天广乐。帝有醉焉,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。”李善注引虞善《志林》曰:“喭曰:‘天帝醉秦暴,金误陨石坠。”后以“天醉”喻世事混乱。陈衍《张广
见“袒裼裸裎”。胡万春《骨肉》:“住在我家附近的高老板,更是悠闲自在,还~地喝酒,我一看见他就讨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