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乌台

乌台

(柏台) 汉朝时御史府内长着许多柏树,常有几千只乌鸦在树上栖息,早晨飞去,晚上归来,人们称之为“朝夕乌”。后以此为典,以“乌台”指代御史府,又称为“柏台”、“乌府”等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3《朱博传》3·405页:“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,晨去暮来,号曰‘朝夕乌’,乌去不来者数月,长老异之”。颜师古注曰:“史言此者,著御史大夫之职当休废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镜赋》:“天河渐没,日轮将起;燕噪吴王,乌惊御史。” 北周·庾信《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》:“月落将军树,风惊御史乌。” 唐·宋之问《和姚给事寓直之作》:“柏台迁乌茂,兰署得人芳。” 唐·皎然《酬崔侍御见赠》:“五湖游不厌,柏署迹如遗”。 唐·刘长卿《落第赠杨侍御》:“肃穆乌台上,雍容粉署中。” 唐·王起《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》:“忆昨谬官在乌府,喜君对门讨鱼鲁。” 唐·白居易《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》:“乌府一抛霜简去,朱轮四从板舆行。” 唐·元稹《狂醉》:“一自柏台为御史,二年辜负两京春。” 唐·罗隐《投寄韦右丞》:“禁树曾摛藻,乌台旧避尘。” 宋·王禹偁《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诗》:“抗表辞乌府,归山鬓未秋。” 宋·苏轼《饯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》:“乌府先生戏作肝,霜风卷地不知寒”。 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点差》:“漫劳乌府台前客,屈作铨曹部下人。”


【词语乌台】   汉语词典:乌台

猜你喜欢

  • 醉卧官道

    陆游《南唐书》卷七《毛炳传》:“得钱即沽酒,尝醉卧道旁,有里正掖起之,炳瞋目呵之曰:‘醉者自醉,醒者自醒,亟去,毋挠予睡。’”毛炳醉卧道旁,里正来关照他,他说是搅乱了他的美睡。后以此为酒醉失礼之典。宋

  • 龙沉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婉言人死。唐周朴《哭李端》诗:“竹在晓烟孤凤去,剑荒秋水一龙沉。”

  • 一枝仙桂

    同“仙桂”。唐褚载《贺赵观文重试及第》诗:“一枝仙桂两回春,始觉文章可致身。”

  • 安乐窝

    北宋学者邵雍隐居处。起初邵隐居苏门山(在今河南辉县)中,为其所居起名为“安乐窝”。后迁洛阳天津桥南,仍用此名。邵雍(1011-1077年)宋范阳(今河北涿县)人。字尧夫,自号安乐先生、伊川翁等。少时随

  • 近代佳手

    宋.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(卷五):“唐阎立本至荆州,观张僧繇旧迹,曰:‘定虚得名耳。’明日又往,曰:‘犹是近代佳手。’明日往,曰:‘名下无虚士。’坐卧观之,留宿其下,十余日不能去。”原是唐代画家阎立本

  • 采蘩祀

    《诗经.召南.采蘩序》:“《采蘩》,夫人不失职也,夫人可以奉祭祀,则不失职矣。”《采蘩》是《诗经.召南》的篇名,本篇描写南国诸侯夫人采蘩菜以助祭的事,古人认为这是尽了为妇之道。后用为咏贵夫人之典。唐.

  • 鼍梁

    源见“鼋梁”。指帝王的行驾。唐杨炯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驾鼍梁于圣海,秦皇息鞭石之威;泛鼇钓于仙洲,愚叟罢移山之力。”【词语鼍梁】   汉语大词典:鼍梁

  • 授符黄石

    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指张良得到黄石公送他的《太公兵法》。唐杜牧《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》:“授符黄石老,学剑白猿翁。”

  • 茅屋采椽

    谓住所简陋。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墨家者流……茅屋采椽,是以贵俭。”颜师古注:“采,柞木也。字作棌,本从木。以茅覆屋,以采为椽,言其质素也。”见“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墨家者流,盖出

  • 徐妃半面妆

    《南史.梁元帝徐妃传》:“元帝徐妃讳昭佩,东海 郯人也……妃无容质,不见礼,帝三二年一入房。妃以帝眇一目,每知帝将至,必为半面妆以俟,帝见则大怒而出。”后因以“徐妃半面妆”借指不完整的事物。唐李商隐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