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乞食吹箫

乞食吹箫

指伍子胥逃难,吹奏如笛、箫之竹管乐器篪(chí池)来讨饭吃。后以此典比喻志士流浪飘泊,处境艰难困窘。伍子胥(?——前484年),名员,字子胥。他父亲伍奢是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纪南城)太师,辅太子建。少师费无极谗害太子建于楚平王,伍奢因直言被杀害。还要诛杀其子伍子胥,伍子胥逃难去吴国(今江苏地区)。伍子胥装载在袋子里逃出昭关(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。春秋时当吴、楚两国交通要冲),夜里行走,白天躲藏,到达陵水(今江苏溧水,又名濑水。东流永阳江,江中有小洲,叫濑渚,是伍子胥乞讨之地),没有饭吃,只得伏在地上爬行,一路叩头,脱衣露体,鼓起肚皮吹篪,在吴国城市里乞讨,后来他终于辅助振兴吴国。此典又作“吹箫”、“市箫”、“伍相吹箫”、“昭关乞食”、“吹箫乞”、“伍员吹篪”、“乞食吴门”、“吴市乞”、“吹箫吴市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9《范雎蔡泽列传》2407页:“伍子胥橐(luó驼,有底的口袋)载而出昭关,夜行昼伏,至于陵水,无以餬(hú胡,本吃粥之意。比喻胡乱弄到食物,勉强维持生活)其口,(其它版本多作“膝”)行蒲伏(即“匍匐”,爬行),稽(qǐ起)首(叩头至地)肉袒(tǎn坦,脱衣露体,形容十分困苦),鼓腹吹篪(chí池,古管乐器,用竹制成,如笛、箫吹奏),乞食于吴市,卒兴吴国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虞世南《结客少年场》:“吹箫入吴市,击筑游燕肆。” 唐·罗隐《青山庙》:“市箫声咽迹崎岖,雪耻酬恩此丈夫。” 元·马致远《女冠子》:“桑间灵辄困,伍相吹箫,沈古歌讴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文公乞食,僖妻礼他,昭关乞食,相逢浣纱。” 明·徐石麒《拂霓裳》:“欹皂帽,吹箫乞食总堪怜。” 明·何白《淮上归兴》:“南经伍员吹篪市,北眺曹公较弩台。” 清·钱谦益《书夏五集后示河东君》:“帽沿欹侧漉囊新,乞食吹箫笑此身。” 清·陈恭尹《虎丘题壁》:“市中亦有吹篪客,乞食吴门秋又深。” 清·丘逢甲《题崧甫弟遗像》:“吹箫不为吴市乞,卜邻石户同农忙。” 清·王摅《侯生行》:“君家忠孝传来久,莫忘吹箫吴市门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而昼伏,至于凌水,无以饵其口,坐行蒲服,乞食于吴市。”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昼伏,至于陵水,无以餬其口,膝行蒲伏,稽首肉袒,鼓腹吹篪(chi),乞食于吴市。”“篪”一作“箫”。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之吴,乃被 (pi) 发佯狂,跣足涂面,行乞于市,市人观罔有识者。”《越绝书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楚平王听信谗言,杀害了伍子胥 (名员yun) 一家,伍子胥出奔吴国。他背着行囊,混出昭关,白天躲藏,夜间赶路,到了溧水 (又作“陵水”) 岸边,又幸遇渔翁相助才得以渡江,一路奔波,饥馁困窘。来到吴国都后,无法糊口,只好以乞讨为生,膝行裸身,吹奏排箫,甚至披头散发,佯装疯癫,把污泥涂在脸上。吴市的人们好奇围观,却没人认出他来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志士流浪飘泊,处境艰难困窘。

【典形】 吹箫、吹箫乞食、吹箫吴市、乞食吹箫、乞食吴门、市箫、吴市乞、伍相吹箫、伍员吹篪、昭关乞食、吴客吹箫、吹箫未遇、吴市一声哀、吴关人去、吴市箫声、入市吹箫、歌吴市。

【示例】

〔吹箫〕 唐·虞世南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吹箫人吴市,击筑游燕肆。”

〔吹箫乞食〕 明 · 徐石麒 《拂霓裳》:“欹皂帽,吹箫乞食总堪怜。”

〔吹箫吴市〕 清·王摅《侯生行》:“君家忠孝传来久,莫忘吹萧吴市门。”

〔乞食吹箫〕清·钱谦益《书夏五集后示河东君》:“帽沿欹侧漉囊新,乞食吹箫笑此身。”

〔乞食吴门〕 清·陈恭尹《虎丘题壁》:“市中亦有吹篪客,乞食吴门秋又深。”

〔市箫〕 唐·罗隐《青山庙》:“市箫声咽迹崎岖,雪耻酬恩此丈夫。”

〔吴市乞〕 清·丘逢甲 《题崧甫弟遗像》:“吹箫不为吴市乞,卜邻石户同农忙。”

〔伍相吹箫〕 元 · 马致远 《女冠子》:“桑间灵辄困,伍相吹箫,沈古歌讴。”

〔伍员吹篪〕 明·何白《淮上归兴》:“南经伍员吹篪市,北眺曹公较弩台。”

〔昭关乞食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牡丹亭》:“文公乞食,僖妻礼他,昭关乞食,相逢浣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时抱佛脚

    源见“抱佛脚”。比喻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。《镜花缘》十六回:“不瞒二位大贤说,这叫做‘临时抱佛脚’,也是我们读书人通病,何况他们孤陋寡闻的幼女哩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集.杂论管闲事.做学问.灰色等》

  • 浣水

    同“浣花溪”。明徐渭《抱琴美人图》诗:“浣水倾吴国,为云到楚台。”【词语浣水】   汉语大词典:浣水

  • 马埒编金泉

    源见“金埒”。形容生活奢靡。宋苏轼《次韵王晋卿和烟江叠障图》:“管弦去尽宾客散,惟有马埒编金泉。”赵克宜注:“金泉,即金钱。”

  • 邺架

    源见“邺侯书”。指藏书处。清赵翼《哭汪文端师》诗:“邺架签论万,曹仓卷累千。”【词语邺架】   汉语大词典:邺架

  • 蠡酌管窥

    同“管窥蠡测”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三:“蠡酌管窥,一至于此。”见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”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3:“~,一至于此。”【词语蠡酌管窥】  成语:蠡酌管窥汉语大词典:蠡酌管窥

  • 寒胎

    《汉书.扬雄传上》:“剖明月之珠胎。”颜师古注:“珠在蛤中若怀妊然,故谓之胎也。”后因以“寒胎”指珍珠。清姚鼐《酬胡君业宏》诗:“明月寒胎耀当代,楚望沈沦媚幽彩。”【词语寒胎】   汉语大词典:寒胎

  • 时然后言

    应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。 表示言论要看时机和场合。 劝人不要随便讲话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夫子时然后言,人不厌其言。”汉.桓宽《盐铁论.褒贤》:“故君子时然后言,义然后取,不以道得之,不居也。”北

  • 九牛一毫

    同“九牛一毛”。陈毅《感事抒怀》诗: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见“九牛一毛”。陈毅《感事书怀》:“~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【词语九牛一毫】  成语:九牛一毫汉语大词典:九牛一毫

  • 圣谟

    《书.伊训》:“圣谟洋洋,嘉言孔彰。”本谓圣人治天下的宏图大略。后亦为称颂帝王谋略之词。唐李白《明堂赋》:“虽暂劳而永固兮,始圣谟于我皇。”【词语圣谟】   汉语大词典:圣谟

  • 终军请缨

    《汉书.终军传》:“南越与汉和亲,乃遣军使南越,说其王,欲令入朝,比内诸侯。军自请:‘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’军遂往说越王。越王听许,请举国内属。”后因以“终军请缨”为自告奋勇请战克敌之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