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欲无言
我想不说话了。 古人在政治上失意时的愤激之辞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予欲无言。’”唐.宋璟《论修德刑疏》:“且君子耻言浮于行,故曰予欲无言。”
我想不说话了。 古人在政治上失意时的愤激之辞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予欲无言。’”唐.宋璟《论修德刑疏》:“且君子耻言浮于行,故曰予欲无言。”
同“箕山挂瓢”。元吴澄《次韵灵兴避署》:“黍炊邯郸枕,树响箕山瓢。”
同“揽辔澄清”。清 陈宝琛《伯严和实甫诗见及感旧六叠次韵》:“岂无澄清志,悔揽孟博辔。”
源见“三人成虎”。谓流言惑众,以假乱真。汉王充《论衡.累害》:“夫如是市虎之讹,投杼之误不足怪,则玉变为石、珠化为砾不足诡也。”宋陆游《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》诗:“怨谤相乘真市虎,技能已尽似黔驴。”
同“常娥”。“仪”与“娥”古同音通用。清秋瑾《忆梦月》词:“多事却笑云痴,不肯现出常仪。”【词语常仪】 汉语大词典:常仪
旧题汉班固撰《汉武故事》:“东郡送一短人……(上)召东方朔问。朔至,呼短人曰:‘巨灵,汝何忽叛来,阿母还未?’短人不对,因指朔谓上曰:‘王母种桃,三千年一作子,此儿不良,已三过偷之矣。’”这是一个古代
同“忧天”。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孟云卿》:“身处江湖,心存魏阙,犹杞国之人,忧天坠相率而逃者,匹夫之志,亦可念矣。”严复《原强》:“甚矣,先生之言!无异杞人之忧天坠也。”
同“三冬足文史”。唐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三冬自矜诚足用,十年不调几邅回。”元武臣《玉壶春》楔子:“凭着我三冬足用文章绝,挥翰墨,走龙蛇。”
源见“潘安白发”。指中年。唐李山甫《蒲关西道中作》诗:“来来去去身依旧,未及潘年鬓已斑。”【词语潘年】 汉语大词典:潘年
同“鹏程万里”。宋朱敦儒《千秋岁.贯方七月五日生日为寿》词:“此去应无滞,稳步烟霄地。鹏万里,鹤千岁。”
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孔子哭子路于中庭,有人吊者,而夫子拜之。既哭,进使者而问故。使者曰:‘醢之矣。’遂命覆醢(覆,倒掉。醢,音hǎi,肉酱)。”孔子的学生子路,是孔悝手下的邑宰。他为了救孔悝,亲自冲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