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伏韬

伏韬

左传.成公十六年》:“王召养由基,与之两矢,使射吕锜。中项,伏韬。以一矢复命。”《国语.晋语九》:“郑人击我。吾伏韬衉血,鼓音不衰。”伏韬,仆倒在弓套上。后常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。唐王维《为曹将军谢写真表》:“愿死艺于伏韬,誓杀身于鸣毂。”明唐顺之《谢赐银币表》:“臣窃愧恩深力浅,任重才疏,敢忘伏韬,益思敌忾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见卵而求时夜

    时夜:即司夜,指鸡。见鸡蛋即希求蛋化为鸡,司晨报晓,比喻言之过早。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长梧子曰:‘女亦大早计,见卵而求时夜,见弹而求鸮炙。’”女:同“汝”。大同“太”。

  • 将信将疑

    半信半疑的意思。唐代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其存其没,家莫闻知,人或有言,将信将疑。”见“半信半疑”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:“语气是将此比看成不足与争的小争,暗示保释不成问题,佘爱珍也只好~地不作答声。”【

  • 赐铜山

    《史记.佞幸列传》:“孝文帝时中宠臣,士人则邓通,宦者则赵同、北宫伯子。……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,官至上大夫。……上使善相者相通,曰:‘当贫饿死。’文帝曰:‘能富通者在我也。何谓贫乎?’于是赐邓通蜀严

  • 明四目

    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舜格于文祖,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,达四聪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明四方之目,使为己远视四方也。”据《尚书》记载,舜即位后曾向四岳求教,并要求群臣远视四方,以广开视听。后以“明四

  • 蒲鞭之罚

    同“蒲鞭”。唐康庭芝《对县令有惠化判》:“有耻且格,宁收槚楚之威;以德代刑,但示蒲鞭之罚。”见“蒲鞭示辱”。康廷芝《对县令有惠化判》:“以德代刑,但示~。”【词语蒲鞭之罚】  成语:蒲鞭之罚汉语大词典

  • 为苍生起

    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退隐后再度被起用。元许有壬《水龙吟.寿静公右平章》词:“待他年,凤诏九重重下,为苍生起。”

  • 作黍

    源见“杀鸡为黍”。为备家常饭诚意待客之谦称。《聊斋志异.九山王》:“今遣小女辈作黍,幸一垂顾。”【词语作黍】   汉语大词典:作黍

  • 高阳伴

    同“高阳伴侣”。唐张贲《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》:“今朝偶得高阳伴,从放山翁醉似泥。”

  • 田横客悲

    《史记.田儋列传》:“(横)遂自刭,令客奉其头,从使者驰奏之高帝。高帝……以王者礼葬田横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晋.崔豹《古今注》:“《薤露》、《蒿里》,送哀歌也,出田横门人。横自杀,门人伤之而作

  • 卢耽鹤

    北魏.郦道元《水经注.浪水》引邓德明《南康记》:“昔有卢耽仕州为治中,少栖仙术,善解云飞。每夕辄凌虚归家,晓则还州,尝于元会至朝,不及朝列,化为白鹄至阙回翔欲下,威仪以石掷之,得一只履。耽惊还就列。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