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谓处困境而有所干求。唐柳宗元《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》诗:“高冠余肯赋,长铗子忘贫。”【词语长铗】 汉语大词典:长铗
同“狎鸥”。唐张乔《岳阳即事》诗:“功名如不立,岂易狎汀鸥。”
姑且以此敷衍,抵塞责任。清代赵翼《陔余丛考.成语》:“《通鉴纪事》:韩侂胄当国,言官不敢言事,但泛论君德时事,或问之,则愧谢曰:‘聊以塞责。’”述宾 姑且用以敷衍、搪塞责任。《红楼梦》18回:“我素乏
《文选》卷二十五晋.傅长虞(咸)《赠何劭王齐.序》:“朗陵公何敬祖,咸之从内兄。”唐.李善注:“臧荣绪《晋书》曰:‘何劭袭封朗陵郡公。’”晋人傅咸和何劭是从内兄关系,何劭是朗陵郡公。后遂用为咏内兄之典
源见“祝融”。借指火或火烧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经籍会通一》:“其家虑恐兵遁图谶干犯禁条,悉付祝融氏,及收拾烬余,存者又无几矣。”【词语祝融氏】 汉语大词典:祝融氏
《后汉书.李燮传》:“燮字公德。……擢迁河南尹。时既以货赂为官,诏书复横发钱三亿,以实西园。燮上书陈谏,辞义深切,帝乃止。先是颍川甄邵谄附梁冀,为邺令。有同岁生得罪于冀,亡奔邵,邵伪纳而阴以告冀,冀即
源见“丰屋蔀家”。谓高大其屋,将有覆家之祸,应引以为戒。晋袁宏《后汉纪.光武帝纪七》:“起第宅,采椽粗朴,足避风雨。常称丰屋之戒,若不修德,虽有崇台广厦,犹传舍也。”【词语丰屋之戒】 成语:丰屋之戒
《陈书.后主纪》又《张贵妃传》载:南朝末,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在隋兵攻占台城、兵临其宫时,投景阳殿井。至夜,为隋兵所执,做了俘虏。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。又名胭脂井,故址在今江苏 南京 玄武湖侧。后用为典故
谓方在壮年。春秋:指年岁。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天子春秋鼎盛。行仪未过,德泽有加焉。”唐代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鼎,方也。”主谓 春秋,指年龄。鼎,正当。年富力强,精力充沛。宋·苏轼《朝辞赴定州状》:“今
《庄子.让王》:“尧以天下让许由,许由不受。又让于子州支父,子州支父对曰:‘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。虽然,我适有幽忧之病,方且治之,未暇治天下也。’”后因以“子州称疾”谓不慕权势。三国 魏嵇康《太师箴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