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伶伦凤律

伶伦凤律

吕氏春秋.古乐》:“昔黄帝伶伦作为律。伶伦自大夏之西,乃之阮隃之阴。取竹于嶰溪之谷,以生空窍厚钧者,断两节间,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,以为黄钟之宫,吹曰舍少。次制十二筒,以之阮隃之下,听凤皇之鸣,以别十二律。其雄鸣为六,雌鸣亦六,以比黄钟之宫,适合,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,故曰黄钟之宫,律吕之本。”《汉书.律历志》“阮隃之阴”作“昆仑之阴”、“伶伦”作“泠纶”。后因以“伶伦凤律”为创制音律的典故。唐元稹《有鸟》诗之十五:“有鸟有鸟皆百舌,舌端百啭声咄㗌。先春尽学百鸟啼,真伪不分听者悦。伶伦凤律乱宫商,盘木天鸡误时节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吕氏春秋·仲夏纪·古乐》:“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。伶伦自大夏之西。乃之阮隃之阴。取竹于嶰(xie)谿之谷,以生空窍厚钧者,断两节间,其长三寸九分,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,吹曰舍少。次制十二筒,以之阮隃之下,听凤皇之鸣,以别十二律。其雄鸣为六,雌鸣亦六,以比黄钟之宫适合,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,故曰: 黄钟之宫,律吕之本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》亦载,文大略同,“阮隃之阴”作“昆仑之阴”,“伶伦”作“泠纶”。

【今译】传说黄帝命乐官伶伦制定声律。伶伦从大夏往西,来到昆仑山北,在嶰谿之谷取得良竹,选择竹壁薄厚均匀的,从节间截断,制成律管,长度为三寸九分,以其声为黄钟之宫。又制成十二筒,按凤凰鸣声定为十二律。其中雄鸣为六 (六律),雌鸣也为六 (六吕)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善知音律的人、艺人; 也用以形容精美的音乐或笛箫等。

【典形】 伶伦、伶伦凤律、伶伦管、伶伦学凤凰、伶伦游凤、伦伶、伦律、嶰谷黄钟、嶰谷伦、学凤鸣、嶰谷遗律、鸣凤之律、嶰谷枝、伶伦曲。

【示例】

〔伶伦〕 唐·柳宗元《青水驿丛竹》:“只应更使伶伦见,写尽雌雄双凤鸣。”唐·沈既济《任氏传》:“生长秦城,家本伶伦,中表姻族,多为人宠媵。”

〔伶伦凤律〕 唐·元稹 《有鸟二十章》:“伶伦凤律乱宫商,蟠木天鸡误时节。”

〔伶伦管〕 唐·张祜《叙诗》:“伶伦管尚在,此律谁能吹。”

〔伶伦学凤凰〕 宋·王安石《华藏院此君亭》:“烦君惜此根株在,乞与伶伦学凤凰。”

〔伶伦游凤〕 魏·阮籍《东平赋》:“是以伶伦游凤于昆仑之阳,邹子噏温于黍谷之阴。”

〔伦伶〕 魏·阮籍 《咏怀》 之二十二:“凤凰鸣参差,伦伶发其音。”

〔伦律〕 清·丘逢甲 《岁暮杂感》:“八风裂竹乖伦律,九日争桑拒羿弓。”

〔嶰谷伦〕 元·揭傒斯《奉题近臣所藏渭川千亩图》:“泪痕仿佛湘江女,律管参差嶰谷伦。”

〔学凤鸣〕 唐·陈子昂《修竹篇》:“不意伶伦子,吹之学凤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马风

    同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宋杨万里《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》之八:“一生海内金石友,万事人间牛马风。”见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【词语牛马风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马风

  • 闻笛泪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表示对故人的哀伤。唐司空曙《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》诗:“旧时闻笛泪,今夜重沾衣。”

  • 赤马劫

    源见“马羊劫”。指国难。元张翥《画马》诗:“百年重遭赤马劫,散落不逐兵尘空。”【词语赤马劫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马劫

  • 国色天香

    唐.李濬《摭异录》:“太和(即大和,唐文宗年号)中,内殿赏花,上问程修己曰:‘今京邑传唱牡丹诗,谁为首?’对曰:‘中书舍人李正封《牡丹》诗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’上叹赏移时。”《说郛》卷三引李

  • 人其人,火其书

    前一个“人”:动词。意谓使其变为人。火:动词。焚烧。 把佛老的教徒变为普通百姓,把佛老的书籍焚烧掉。 古人排斥佛道之语。语出唐.韩愈《原道》:“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人其人,火其书,庐其居。”明.李

  • 倚社凭城

    源见“城狐社鼠”。谓有后台靠山可依仗。清蒲松龄《代王侍读与布政司何书》:“某且包娼宿妓,盘乐偷安;绩亦倚社凭城,规避不出。”

  • 蒲邑三善

   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称赞他有三善:恭敬、忠信、明察。《孔子家语.辩政》:“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过之。入其境曰:‘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’入其邑曰:‘善哉由也,忠信而宽矣。’至廷曰:‘善哉由也,明察

  • 贫不学俭,富不学奢

    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,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。 表示环境、习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语出唐.马总《意林》卷五引《任子》:“谚云:‘富不学奢而奢,贫不学俭而俭’。人情皆然,唯圣人能节之。”唐.马

  • 一不作,二不休

    同“一不做,二不休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六回:“索性让我一不作,二不休,见一个杀一个,见两个杀一双,杀个爽快。”见“一不做,二不休”。老舍《神拳》2幕:“好吧,~! 说吧,叫我干什么?”【词语一不作,二不

  • 殉情奉倩

    源见“荀令伤神”。指为妻殉情的荀粲。景定成《杂忆十绝》之六:“殉情奉倩空千古,愁绝安仁只悼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