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凶终隙末

凶终隙末

指朋友之间因相互不知心而极少维持始终。王丹,字仲回,京兆下邽(今陕西渭南东北)人,西汉末,曾为州郡官。王莽时,隐居不仕。东汉初,复征为太子太傅。长期的社会动荡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,交接朋友极其慎重。有一次王丹儿子的同学的亲人死去,儿子想和其他同学同去奔丧。王丹却非常生气地责打儿子,并命他只须寄帛二匹。别人问其中的缘故,他说:“交友是件极难而又无法说清的事,世人都称道管仲、鲍叔牙,王吉、贡禹之间的笃深友谊;而张耳、陈余两人的交情世之所知,后来却因一场误会而最终破裂;萧育、朱博两个最初也是莫逆之交,后来也因一件小事而翻了脸。由此可知,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能够持续一生的,实在极少的啊!对于他的这种看法,时人都极为佩服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27第932页《王丹传》:“丹子有同门生丧亲,家在中山。白丹欲往奔慰,结侣将行,丹怒而挞之,令寄缣以祠焉。或问其故。丹曰:‘交道之难,未易言也。世称管鲍,次则王贡。张、陈凶其终,萧、朱隙其末,故知全之者鲜矣。’时人服其言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任昉传》:“由是观之,张、陈所以凶终,肖朱所以隙末,断焉可知矣。”


并列 凶,杀害、伤害。隙,嫌隙。指朋友之间感情破裂成为仇敌。语本《后汉书·王丹传》:“张、陈凶其终,萧、朱隙其末,故知全之者鲜矣。”李贤注:“张耳、陈余初为刎颈交,后构隙,耳后为汉将兵,杀陈余于汦水之上。萧育字次君,朱博字子元,二人为友,著闻当代,后有隙不终。故时以交为难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交友方面。


【词语凶终隙末】  成语:凶终隙末汉语词典:凶终隙末

猜你喜欢

  • 寸草之心

    源见“寸草春晖”。指子女对父母回报的微小心意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论侠》:“孝道略尽,忠诚未孚,思欲报寸草之心,申倾葵之意。”

  • 柏树台

    同“柏台”。唐元稹《同醉》诗:“柏树台中推事人,杏花坛上炼真形。”【词语柏树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柏树台

  • 曲突

    同“曲突徙薪”。三国 魏应璩《百一诗》:“曲突不见宾,焦烂为上客。”宋王安石《吴正肃公挽辞》之二:“曲突非无验,方穿有不行。”【词语曲突】   汉语大词典:曲突

  • 床下寒龟

    源见“支床龟”。形容蛰居冷寂。宋陆游《初寒书怀》诗:“栈边老马行安在,床下寒龟息自匀。”

  • 金雀屏开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女大待嫁。宋无名氏《点绛唇.贺女人生日新笄》词:“许字方笄,金雀屏开半。东床选,门楣壮观。偕老行如愿。”【词语金雀屏开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雀屏开

  • 遗笑大方

    谓让内行见笑。语出《庄子.秋水》: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《玉娇梨》第八回:“晚生小子,怎敢在老先生面前放肆,况才非七步,未免一时遗笑大方。”桂剧《梁红玉》第九场:“女子有才一样处理国事,军师少见多怪

  • 圣人

    同“圣人酒”。宋杨万里《和萧伯和春兴》:“圣人枉索方兄价,我与贤人也一中。”【词语圣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圣人

  • 伐罪吊民

    见“吊民伐罪”条。见“吊民伐罪”。南朝梁·任昉《百辟劝进今上笺》:“~,一匡靖乱。”【词语伐罪吊民】  成语:伐罪吊民汉语大词典:伐罪吊民

  • 江妃佩

    同“江妃玉佩”。《古今小说.张舜美灯宵得丽女》:“殷勤聊作江妃佩,赠与多情置袖中。”【词语江妃佩】   汉语大词典:江妃佩

  • 良贾深藏若虚

    善做生意的商人不轻易露财。比喻有才干的人不炫耀自己。《史记.老庄申韩列传》:“老子曰、‘……吾闻之: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