眉睫,眉毛和眼睫毛,此指脸色。看人脸色,也就是仰人鼻息的意思。本北魏崔亮语。崔亮,字敬儒,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县)人,从小失父,曾经为了求学做过佣工。那时李冲当朝任事,亮堂兄崔光倚傍李冲,并劝亮道:
源见“鲁姑弃子”。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。元杨显之《酷寒亭》三折:“那贱人也不是鲁 义姑,这厮也不是汉萧何。”【词语鲁义姑】 汉语大词典:鲁义姑
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下》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”枳:落叶灌木,味苦酸,球形。古人谓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枳。后因以“南橘北枳”比喻同一物
同“鼎成龙去”。唐武元衡《途次》诗:“鼎成仙驭远,龙化宿云残。”
春雨应时而降。表示时机正好。语出唐.杜甫《春夜喜雨》: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赵致真《陈巧姑》(《芳草》1982年7期):“‘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’。巧姑多么‘巧’啊,在
同“雁塔题名”。清钱谦益《送林自名宪使归闽》诗:“雁塔嗟前梦,《骊歌》怆暮云。”【词语雁塔】 汉语大词典:雁塔
源见“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”。谓为济世益民而奔走不歇。唐杜甫《送率府程录事还乡》诗:“内愧突不黔,庶羞以赒给。”
源见“中流击楫”。表示决心收复失地誓死报国的壮烈气概。景耀月《溯江赠孙中山先生联句》:“祖生击楫言终践,杜老忧时泪尚多。”
同“乌有先生”。宋陆游《六言》诗之三:“乌有翁边贳酒,无何乡里寻花。”
《史记.蒙恬列传》:“此四君者,皆为大失,而天下非之,以其君为不明,以是籍於诸侯。”唐司马贞索隐:“言其恶声狼籍,布於诸国。”后因以“声名狼籍”形容行为不检点,名声极差。清宣鼎《夜雨秋灯录.珊珊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