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南辕北辙

南辕北辙

辕,车前驾马的车杠;辙,车轮在路上走过留下的痕迹。辕向南而辙向北,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。后也用作表达背道而驰的意思。战国后期,魏王想攻打邯郸,魏臣季梁于外出途中得知此事,半路上便赶了回来。蓬头垢面也顾不得整理,便去见魏王说,我这次回来,在路上见到一个人驾车北行。告诉我他要到楚国去。我说,你到楚国,为什么却向北走?他说,我的马好。我说,你的马虽好,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。他又说,我的旅费充足。我说,旅费充足,但路却错了啊。他又说,我的车夫驾车技术高。我说,这些条件越好,只能会离楚国越远。现在大王您要成就霸业,言行应当为天下人信服。如果倚仗国力强大,兵卒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来扩充疆土,抬高声望,只能离统一天下的目标越来越远,就好象那个人要去楚国但却向北走一样。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魏策》四《魏王欲攻邯郸》:“魏王欲攻邯郸,季梁闻之,中道而反,衣焦不申,头尘不去,往见王曰:‘今者臣来,见人于大行,方北面而持其驾,告臣曰,我欲之楚。臣曰,君之楚,将奚为北面?曰,吾马良。臣曰,马虽良,此非楚之路也。曰,吾用多。臣曰,用虽多,此非楚之路也。曰,吾御者善。此数者愈善,而离楚愈远耳。今王动欲成霸主,举欲信于天下。恃王国之大,兵之精锐,而攻邯郸,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荀悦《申鉴·杂言》下:“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,曰吾马良,用多,御善。此三者益侈,其去楚亦远矣。”


并列 辕,车前驾牲口的长木。辙,车轮辗过的痕迹,指道路。本要向南走,车子却向北行驶。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,背道而驰。张贤华《欲海沉浮》:“赵海生又一次发现两位主要领导,在重大问题上~,细究缘由,隐约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之外,更多的似乎还是深藏于工作分歧背后的恩恩怨怨,甚至还有个人权力与意气之争。”△贬义。批评根本方向错误的用语。→适得其反 ↔异途同归。也作“北辕南辙”、“北辙南辕”、“北辕适越”、“北辕适粤”、“北辕适楚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欲攻邯郸,季梁闻之,……往见王曰:‘今者臣来,见人于大 (太) 行,方北面而持其驾,告臣曰:“我欲之楚。”臣曰:“君之楚,将奚为北面?”曰:“吾马良。”臣曰:“马虽良,此非楚之路也。”曰:“吾用多。”臣曰:“用虽多,此非楚之路也。”曰:“吾御者善。”此数者愈善,而离楚愈远耳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战国时季梁对魏王说:“我今来见大王,在太行山遇见一人,正驾车向北走,他告诉我:‘我要到南方楚国去。’我说:‘你去楚国,为什么朝北走呢?’他说:‘我的马好。’我说:‘马虽好,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。’他说:‘我的盘费足。’我说:‘盘费虽然足,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。’他又说:‘我的驾车人技术高。’这几方面越好,只能离楚国越远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行动与目的相反,不会达到目的。

【典形】 北辕失、北辙南辕、背南辕、南辕、适燕当北辕、之楚北首、北辙。

【示例】

〔北辕失〕 唐·韦嗣立《偶游龙门北溪》:“还悟北辕失,方永南涧田。”

〔北辙南辕〕 清·洪升《长生殿》:“枉了上下俄延,都做了北辙南辕。”

〔背南辕〕 金 · 元好问 《哀武子告》:“生气曾思作九原,迷涂争得背南辕。”

〔南辕〕 清·王夫之《和白沙》之二:“适燕而南辕,终身无返迹。”

〔适燕当北辕〕 宋·陆游《杂感十首》之六:“适燕当北辕,调瑟当解弦。”


【词语南辕北辙】  成语:南辕北辙汉语词典:南辕北辙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宗

    《书.禹贡》:“江 汉朝宗于海。”后因以“水宗”称大海。汉 焦赣《易林.损之履》:“海为水宗……百流归得。”【词语水宗】   汉语大词典:水宗

  • 赏善而刑淫

    奖赏善良而惩办邪恶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师旷曰:‘良君将赏善而祸淫,养民如子,盖之如天,容之如地。’”汉.王符《潜夫论.述赦》:“夫天道赏善而刑淫,天工人其代之。故凡立王者,将以诛邪恶而养正善

  • 繁花一县

    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唐卢纶《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阳徐少府》诗:“颍阳春色似河阳,一望繁花一县香。”

  • 月旦持评

    同“月旦评”。清杨恩寿《折桂令.湘江送别图送王夔石中丞师晋督滇黔》套曲:“冷书灯不律亲操,月旦持评,罗致英髦。”

  • 图穷匕首见

    同“图穷匕见”。孙中山《敬告同乡书》:“自弟有革命演说之后,彼之诈伪已无地可藏,图穷而匕首见矣。”【词语图穷匕首见】  成语:图穷匕首见汉语大词典:图穷匕首见

  • 卧袁安

    同“卧雪袁安”。宋 陈德武《西江月.咏雪三调》词之二:“瓜洲谁问卧袁安,孤负新年月半。”亦指雪天因天寒而久卧。唐吴仁璧《春雪》诗:“雪霁凝光入座寒,天明犹自卧袁安。”

  • 方召

    《诗.小雅.采芑》:“方叔莅止,其车三千,师干之试。”《诗》序:“《采芑》,宣王南征也。”《诗.大雅.江汉》:“江 汉之浒,王命召虎,式辟四方,彻我疆土。”《诗》序:“《江汉》,尹吉甫美宣王也。能兴衰

  • 德公

    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借指隐士。宋苏轼《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》诗:“苍耳林中太白过,鹿门山下德公回。”

  • 车如流水,马如龙

    《后汉书.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,仓头衣绿褠(注:褠,即臂衣,称臂韝,缚左右小臂,以便于事),领袖正白,顾视御者,不及远矣。”“车如流水,马如龙”,是形容往

  • 星轺

    同“星使”。轺,使者所用之车。元 萨都剌《和马伯庸.除南台中丞时余驰驿远迓至京复改徽政以诗赠别》:“桂殿且留修月斧,银河未许度星轺。”【词语星轺】   汉语大词典:星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