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却莱兵

却莱兵

左传.定公十年》:“夏,公会齐侯于祝其(齐侯,齐景公),实夹谷(夹谷即祝其)。孔丘相(相,孔丘以庶姓卿的身份,参与鲁齐之会)。犁弥(鲁大夫)言于齐侯曰:‘孔丘知礼而无勇,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,必得志焉。’齐侯从之。孔丘以公退,曰:‘士兵之(令鲁战士击莱人)!两君合好,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(裔夷,指华夏以外的地和人,此处称裔夷之俘,即指莱人,莱人本为齐国战俘,故称之为俘),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。裔不谋夏,夷不乱华,俘不干盟,兵不偪好——于神不祥,于德为愆义,于人为失礼,君必不然。’齐侯闻之,遽辟之(使莱兵避去)。”

公元前五〇〇年夏,齐与鲁在祝其会盟。齐大夫犁弥怂恿齐景公派莱人劫持鲁定公,齐侯同意了。在此危急时刻,孔丘一方面下令鲁军阻击莱人的袭击;另一方面,又极其策略地指出,这种破坏会盟得罪于上天的勾当,是莱人干的,是违齐侯的意愿的。齐景公听到孔子的这番话后,便立即命莱人撤走了。后因用为咏智勇退敌的典故。

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.移防》:“只手儿怎擎青天,却莱兵总仗虚词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顺理成章

    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九:“文者,顺理而成章之谓也。”原指写作遵循事理,自成章法。后多用以指说话、做事合乎情理,不悖常例。《九命奇冤》九回:“姑妈!我父亲当日虽然说发的是横财,却是顺理成章自然到手的,并不是

  • 书癖

    源见“左传癖”。谓特别嗜好读书。唐高適《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》:“公才山吏部,书癖杜荆州。”【词语书癖】   汉语大词典:书癖

  • 王孙报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母漂(注:大娘们在水中拍絮),有一母见信饥,饭信(注:分自己的饭给韩信吃),竟漂数日。信喜,谓漂母曰:‘吾必有以重报母。’母怒曰:‘大丈夫不能自食,吾哀王孙(注:

  • 九重泉路尽交期

    九重泉:犹黄泉。指人死后的葬处。 常指生前友谊受阻,相期于死后一尽友情。语出唐.杜甫《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》:“便与先生应永诀,九重泉路尽交期。”明.冯梦龙《精忠旗.若水效节》:“年来心破发如丝,报

  • 填海

    源见“精卫填海”。指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事。亦比喻冤恨极深或比喻献身伟业,意志坚定。南朝 陈张正见《石赋》:“精卫取而填海,天孙用以支机。”宋文天祥《赴阙》诗:“壮心欲填海,苦胆忧为天。”【词语填海】

  • 成风尽垩

    同“成风斤”。清刘大櫆《论文偶记》:“论行文自另是一事,譬如大匠操斤,无土木材料,纵有成风尽垩手段,何处设施?”并列 形容技艺高超。语本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,匠石运斤成

  • 松竹

    松竹入冬耐寒,其色常青,比喻高尚的节操。《文选.袁宏.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赫赫三雄,并迴坤轴。竞收杞梓,争采松竹。”李善注引孙子曰:“真人在冬则松竹也。”杞梓:比喻良才。【词语松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松

  • 楚之三户

    源见“亡秦三户”。指不畏强暴奋力抗争黑暗统治者的中坚力量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如是我闻二》:“当吴三桂拒命之时,彼已手戮桂王,断不得称楚之三户。”

  • 仲子灌园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?居於陵,三日不食,耳无闻,目无见也。井上有李,螬食实者过半矣,匍匐往将食之,三咽,然后耳有闻,目有见。”又:“仲子,齐之世家也;兄戴,盖禄万钟;以兄之禄为不义

  • 海内横流

    源见“沧海横流”。比喻时世动乱不安。宋陆游《往事》诗:“海内横流日,吾犹及建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