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发迹

发迹

旧谓人由贫贱低微而到得志显达。《后汉书.耿弇传》:“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,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。此皆齐之西界,功足相方。”耿弇( ㄧㄢˇ yǎn 奄):东汉茂陵人,光武时,以功封好畸侯。


发迹”指由隐微而得志显达或由贫困而富足的情况。

“发”有许多义项,这里义为 “显现”或 “显露”。 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天有六气,降生五味,发为五色。”杜注: “发,见也。”显现或显露而后可见。

“迹”指足迹。《说文·辵 ( chuò) 部》“迹”段注: “《庄子》云:‘夫迹,履之所出。’”履之所出,即谓足迹。

因此, “发迹”之意,就是显现出了迹象。这当然是字面的意思。它的隐喻意义在于: 原来并无什么踪迹,现在却明显地看得出来了。也就是说,原来是个微不足道的、卑微的人,现在却飞黄腾达、做官了、当领导了。或者说,原来穷困潦倒,现在却大富大贵,人人皆知了。这种情况便称为 “发迹”。

“迹”,在这里隐含着 “地位”、“财富”的意义; “发”,在这里还有 “暴发”,突然产生的意义。因此,确切地说, “发迹”就是突然地由卑微到显贵或由穷困到富有的情况。


【词语发迹】   汉语词典:发迹

猜你喜欢

  • 投笔事戎轩

    同“投笔从戎”。唐魏徵《述怀》诗:“中原初逐鹿,投笔事戎轩。”

  • 痴叔

    源见“床头周易”。指晋王湛。多以借指怀才隐德、大智若愚的人。唐杜牧《使回枉唐州崔司马诗兼寄四韵因和》:“痴叔去时还读《易》,仲容多兴索衔杯。”【词语痴叔】   汉语大词典:痴叔

  • 莱庭戏彩

    同“莱衣彩戏”。宋无名氏《百字歌.寿张提幹》词:“崔室称觞,莱庭戏彩,中外欢声溢。”

  • 崔徽画

    唐.元稹《崔徽歌序》:“崔徽河中府娼也。裴敬中以兴元幕使蒲州,与徽相从累月。敬中便还,崔以不得从为恨,因而成疾。有丘夏善写人形,徽托写真寄敬中曰:‘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,且为郎死。’发狂卒。”此事又见曾

  • 赤九

    《后汉书.耿纯传》:“时真定王 刘扬,复造作谶记云:‘赤九之后,瘿扬为主。’”李贤注:“汉以火德,故云赤也。光武于高祖九代孙,故云九。”后因以“赤九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。清 丘逢甲《岁暮杂感》诗:“终见

  • 秣马脂车

    源见“厉兵秣马”。喂饱马,给车轴涂好油脂。指准备作战。《三国志.吴主传》“大将军诸葛瑾取相中”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《汉晋春秋》:“便当秣马脂车,陵蹈城邑,乘胜逐北,以定华夏。”【词语秣马脂车】  成语:

  • 调鹄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又《楚辞.天问》“缘鹄饰玉”汉王逸注:“言伊尹始仕,因缘烹鹄鸟之羹,修玉鼎,以事于汤。汤贤之,遂以为相也。”谓出任宰相。宋宋庠《寄长安端明王左丞》诗:“才包扬 马思,政续赵 张神。鼎

  • 长笛吹裂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二〇四“李暮”条引《逸史》:“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,近代无比。有故,自教坊请假至越州,公私更讌,以观其妙。时州客同会镜湖,邀李生湖上吹之。会中有一独孤生者。年老,久处田野,人事不知。时轻

  • 薏苡兴谤

    同“薏苡明珠”。南朝 梁任昉《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“分虎出守,以囊被见嗤;持斧作牧,以薏苡兴谤。”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四五二引晋·司马彪《续汉书》曰:“昔马援以薏苡兴谤,王阳以衣囊邀名,

  • 袖蜂

    源见“伯奇掇蜂”。谓暗中设计诬害人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嘉遯》:“而掘梗之诬,无父子之恩;袖蜂之诳,破天性之爱。”【词语袖蜂】   汉语大词典:袖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