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7 ① 旧时谓子孙因感于时令于春秋二季祭祀祖先。《礼记.祭义》:“是故君子合诸天道,春禘秋尝。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春,雨露既濡,君子履之,必有怵惕之心,如将见之。”禘
《汉书.游侠传.萭章》:“萭章字子夏,长安人也。长安炽盛,街闾各有豪侠,章在城西柳市,号曰‘城西萭子夏。’……”汉长安人萭(yǔ姓)章,为豪侠之士。因其所居处为长安城西柳市,故后以“柳市”为侠士之居地
文武:周文王、武王。布:展布,陈列。方策:典籍。 周文王武王的施政主张,都展示在典籍之上。 意谓国家重大政事,都有陈规可循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哀公问政,子曰:‘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。’”郑玄注:
源见“夫子梦奠”。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。多用于悼词。叶圣陶《乡里善人》:“学人文人同声哀悼,‘泰山其颓,哲人其萎’的成语,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。”主谓 本为孔子自喻,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。后比喻有
同“狗猪不食其余”。《明史.李任传》:“汝为大将,不能杀贼,反为贼用,狗彘不食汝余。”【词语狗彘不食汝余】 成语:狗彘不食汝余汉语大词典:狗彘不食汝余
同“铸金思范蠡”。宋陆游《江亭》诗:“铸形尊范蠡,抉眼悲伍员。”
《汉书.匡衡传》:“匡衡字稚圭,东海承人也。父世农夫,至衡好学,家贫,庸作以供资用,尤精力过绝人。诸儒为之语曰:‘无说《诗》,匡鼎来;匡说《诗》,解人颐。’”三国魏.如淳注:“使人笑不能止也。”西汉学
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唐韩偓《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》诗:“坐久忽疑槎犯斗,归来兼恐海生桑。”
劳:劳苦。 我是多么劳苦啊! 原是自叹劳苦之辞。语出《诗.小雅.绵蛮》:“道之云远,我劳如何!”后也用作怀人之语。“劳”作“忧愁”“操心”解。三国.魏文帝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节同时异,物是人非,
①借指野史小说的作者。康有为《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,诗以速之》: “或托亲府或稗官,或述前圣或后觉。”②借指野史、笔记。宋韩淲《涧泉日纪》上: “今秘阁之书,下至稗官小说,无所不有。” ●《汉书·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