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人琴俱亡”。指亲友亡故。五代齐己《谢孙郎中寄示》诗:“久伤琴丧人亡后,忽有云和雪唱同。”
即猪狗。比喻行为卑劣的人。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。”【词语狗彘】 汉语大词典:狗彘
《诗经.邶风.匏有苦叶》:“匏有苦叶,济有深涉,深则厉,浅则揭。”汉.毛氏传:“以衣涉水为厉,谓由带以上也。揭褰衣也。遭时制宜,如遇水深则厉,浅则揭矣。”《诗经》中以“深则厉,浅则揭”谓过河时水深则连
《后汉书.卓茂传》:“前密令卓茂,束身自修,执节淳固,诚能为人所不能为。”束身:约束自己,不使放纵。自修:自我修养。“束身自修”,意谓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,重视自身修养,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,不与坏人坏事
同“济胜之具”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〈玉壶遐览〉引》:“余鄙且怠,未必夙规于大道,益之病靡济胜资,朝夕一壶如守五色瓠,其于六合之外,犹之坐井而窥。”【词语济胜资】 汉语大词典:济胜资
《论语.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后以指祖国。唐韩愈《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“今天下一君,四海一国,舍乎此,则夷狄矣,去父母之邦矣!”续范亭《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》:“你们都是中
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。宋代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吾薄富贵而厚于书,轻死生而重于画。岂不颠倒错谬,失其本心也哉。自是不复好。见可喜者,虽时复蓄之,然为人取去,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欣然
源见“王恭鹤氅”。形容姿仪如神仙。宋苏轼《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.竹阁见忆》:“柏堂南畔竹如云,此阁何人是主人。但遣先生披鹤氅,不须更画乐天真。”
源见“宁成乳虎”。谓酷吏发怒。清唐孙华《猛虎行》:“横行不畏卞庄来,侧目偏逢宁成怒。”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怀才难遇。唐韩愈《孟生诗》:“卞和试三献,期子在秋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