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吞舟之鱼

吞舟之鱼

庄子.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,则蚁能苦之。”

“吞舟之鱼”,是极言鱼大可以吞舟。后泛指庞然大物。亦用以比喻伟大的贤人。汉.贾谊《吊屈原赋》:“彼寻常之污渎兮,岂容吞舟之鱼。”

“吞舟之鱼”又可用以比喻罪恶极大的人。《史记.酷吏列传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斫雕而为朴,纲漏吞舟之鱼。”


偏正 吞得下船只的大鱼。后比喻高大的人或物。语出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,则蚁能苦之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~,不游支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斲雕而为朴,网漏于~,而吏治烝烝,不致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△用时多以高大,巨大为喻,或褒(如《列子》)或贬(如《史记》),视立意如何而定。→大莫与京 ↔孤雏腐鼠


【词语吞舟之鱼】  成语:吞舟之鱼汉语词典:吞舟之鱼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元八恺

    借指有才德之士。《镜花缘》第五回: “盖圣上既奉天承了大统,天下闺中,自应广育英才,以为辅弼,亦如古之八元、八恺,风云际会。” 参见:○元恺

  • 长颈鸟喙

    亦作“长颈乌喙”。喙:( ㄏㄨㄟˋ huì 会)嘴。长颈尖嘴。形容相貌丑陋。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遂去,自齐遗大夫种书曰:‘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王为人,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

  • 桑间之约

    源见“桑间濮上”。指男女之间的约会。清唐仲冕《六如居士遗事》:“美人者某挥使女也,慕伯虎之名,暗以手书订桑间之约,期以八月十五试毕赴之。”见“桑中之约”。清·唐仲冕《六如居士遗事》:“美人者某挥使女也

  • 井鲋

    井中的鲋鱼。比喻处于困境之中。唐代白居易《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》诗:“井鲋思返泉,笼莺悔出谷。”【词语井鲋】   汉语大词典:井鲋

  • 陶篱趣

    源见“东篱菊”。指恬淡自然的情趣。宋林逋《郊园避暑》诗:“托心时散帙,迟客复携觞。况有陶篱趣,归禽语夕阳。”

  • 占熊虺

    源见“梦熊罴”。占而得熊,则生男;得虺,则生女。唐刘禹锡《绝编生墓表》:“今夫揲之以至刓,灼之以殆尽,徒与夫蚩蚩者问歉穰,占熊虺,起讼需食、亡羊丧牛之间耳。”

  • 谢阿蛮

    宋.乐史《杨太真外传》:“新丰进女伶谢阿蛮,善舞。”谢阿蛮是唐代歌女,善舞《凌波曲》,经常出入宫廷,很受杨贵妃的宠爱与优待。后因用以代称歌女。清.吴伟业《杂感》诗之五:“取兵辽海哥舒翰,得妇江南谢阿蛮

  • 太真玉镜

    源见“镜台自献”。借指男女婚姻定情之物。温峤,字太真。明周履靖《锦笺记.诒婚》:“阿娇金屋元相配,太真玉镜宁无对?”【词语太真玉镜】   汉语大词典:太真玉镜

  • 斥卤

    无法耕种的盐碱地。《史记.夏本纪》:“海滨广潟,厥田斥卤。”裴骃《集解》引郑玄曰:“斥,谓地咸卤。”司马贞《索隐》引《说文》曰:“卤,咸地,东方谓之斥,西方谓之卤。”【词语斥卤】   汉语大词典:斥卤

  • 爆竹声中一岁除

    爆竹:古时用火烧竹,毕剥发声,以为能驱除鬼魅,世称“爆竹”。宋代开始以卷纸裹火药燃爆发声,亦称“爆竹。”多于节日或喜庆日燃放。民间旧俗,在农历除夕,家家尤喜燃放鞭炮。 在爆竹声中辞去了旧岁。语出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