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吾过矣,吾过矣

吾过矣,吾过矣

我错了,我错了。 古人再三谢过之辞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。曾子吊之,曰:……子夏投其杖而拜曰:‘吾过矣!吾过矣!’”郑玄注:“谢之且服罪也。”同书《檀弓下》:“子思之母死于卫,赴于子思,子思哭于庙。门人至,曰:‘庶氏之母死,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?’子思曰:‘吾过矣!吾过矣!’”明.唐顺之《答茅鹿门知县书》:“吾槁形而灰心焉久矣,而又敢与知文乎?今复纵言至此,吾过矣!吾过矣!,,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虫疑

    同“夏虫语冰”。唐唐彦谦《中秋夜玩月》诗:“雾静不容玄豹隐,冰生惟恐夏虫疑。”宋梅尧臣《中伏日永叔遗冰》诗:“巨块置我前,凝结造化移。畏冷不敢食,有类夏虫疑。”【词语夏虫疑】   汉语大词典:夏虫疑

  • 原宪家贫

    同“原宪贫”。清袁枚《除夕宫保许赐食物而日昳不至戏呈一律》:“原宪家贫人事少,彭宣年老后堂知。”

  • 燕金募秀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为招纳贤士之典。宋范仲淹《上张侍郎启》:“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,蔡屣延才,铎宣百世之文,旌集四方之善。”主谓 燕,燕国:金,指黄金台,也称燕台,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;秀,优秀。这里指优秀

  • 三弹归铗

    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谓怀才之士希望得到赏识。清毛奇龄《予再赴湖西讲堂》诗:“三弹归铗楚天涯,日望西陵不见家。”

  • 秋风邻笛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表示痛悼亡友。唐刘长卿《哭张员外继》诗:“秋风邻笛发,寒食寝门悲。”

  • 反离骚

    《汉书.扬雄传》:“又怪屈原文过相如,至不容,作《离骚》,自投江而死,悲其文,读之未尝不流涕也。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,不得时则龙蛇(比喻退隐),遇不遇命也,何必湛(同沈,沉没)身哉!乃作书,往往摭(拾也

  • 犀燃烛照

    源见“犀照牛渚”。喻明察。清王韬《使才》:“使臣行辕宜设译员数员,汇观各处日报而撷取要略,译以华文,寄呈总理衙门;则泰西迩日之情形,正如犀燃烛照,无所遁形。”见“犀照牛渚”。清·王韬《使才》:“使臣行

  • 辞犊

    同“罢官还犊”。明王思任《山阴念生王侯去思碑记》:“而悬鱼辞犊,茹蘗饮冰,则又侯之大本大根,衾影自动,而清畏人知者矣。”

  • 徐偃

    《尸子》卷下:“徐偃王有筋而无骨。”《荀子.非相》:“且徐偃王之状,目可瞻焉。”杨倞注:“徐,国名。僭称王。其状偃仰而不能俯,故谓之偃王。”后用以形容书法柔弱不挺之状。《晋书.王羲之传论》:“子云近出

  • 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

    同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。鲁迅《而已集.“意表之外”》:“但‘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’,也许后来还要开开口。”见“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”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:“他的经济情况,已大不如昔;不过~,即令‘中干’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