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唱双鬟

唱双鬟

源见“双鬟”。指《羽林郎》描写胡姬的诗句。清杨深秀《仿元遗山论诗绝句》之十九:“千古艳称红袖拂,争如绝句唱双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衷甲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七年》:“辛巳,将盟於宋西门之外,楚人衷甲,……”春秋鲁襄公二十七年(公元前五四四年),秋天辛巳日,各国(齐、晋、楚、郑、宋、卫、陈等)代表就要在宋国西门外签订“非战公约”,这时楚国代表

  • 鼓噪伐吴

    《左传.哀公十七年》:“三月,越子伐吴,吴子御之笠泽,夹水而陈。越子为左右句卒,使夜或左或右,鼓噪而进……当吴中军而鼓之,吴师大乱,遂败之。”春秋时,吴越战争中,(鲁哀公十七年)越军进攻吴军时用鼓声(

  • 逃禄

    《国语.楚语下》:“昔鬬子文三舍令尹,无一日之积,恤民之故也……成王每出子文之禄,必逃,王止而后复。”后因以“逃禄”谓为官而不受俸禄。三国 魏曹丕《田畴辞封议》:“昔薳敖逃禄,传载其美。”【词语逃禄】

  • 倦勤

    《书.大禹谟》:“朕宅帝位,三十有三载,耄期倦于勤。”孔传:“言已年老,厌倦万机。”后因以“倦勤”谓帝王厌倦于政事的辛劳。宋周密《齐东野语.黄德润光见》:“上将内禅,一日朝退,留二府赐坐,从容谕及倦勤

  • 不识之无

    连最简单的之和无字都不认识。比喻不识字,或文化水平很低。由唐白居易的事迹引伸而来。参见“诗入鸡林”条。史载白居易天赋聪颖,始生七月便能认识“之”、“无”二字。后来人们便把文化水平极低比喻成“不识之无”

  • 宜僚丸

    同“宜僚弄丸”。明张景《飞丸记.丸里缄怀》:“想是游侠郎抛掷黄金弹,想是宜僚丸楚邦驱难。”

  • 临邛涤器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形容文人落拓不遇。宋秦观《人材》:“文如长卿而有临邛涤器之陋,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【词语临邛涤器】  成语:临邛涤器汉语大词典:临邛涤器

  • 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

    新婚三日来到厨房,洗净双手去作羹汤。 古时认为妇女的职责是“主中馈”,故用此二句作为新娘的生活实录。语出唐.王建《新嫁娘词》:“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未谙姑食性,先遣小姑尝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二八回

  • 蜩螗羹沸

    见“蜩螗沸羹”。梁启超《论美菲英杜之战事关系于中国》:“虽中原逐鹿,刘兴项仆,~,而彼一无所闻焉。”【词语蜩螗羹沸】  成语:蜩螗羹沸

  • 虎豹九关

    《楚辞》宋玉《招魂》:“魂兮归来,君无上无些。虎豹九关,啄害下人些。”九关,指天门九重。虎豹九关,比喻朝廷上的恶势力,后泛指奸佞当权之典。清.龚鼎孳《如农将返真州以诗见贻和答二首》:“九关豺虎今何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