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为不跨越轨道,指行为端正。《后汉书.班彪传》:“班彪以通儒上才,倾侧危乱之间,行不踰方。”【词语行不踰方】 成语:行不踰方汉语大词典:行不踰方
源见“蒋生径”。二仲,本指汉 羊仲、求仲。后用以泛指高洁隐退之士。晋陶潜《与子俨等书》:“但恨邻靡二仲,室无莱妇,抱兹苦心,良独内愧。”唐 耿?《春日即事》诗:“室与千峰对,门唯二仲过。”【词语二仲】
矟,长矛,即槊。《释名、释兵》说:“矛长丈八尺曰矟,马上所持。”黑矟,黑色长矛。北魏将军于栗磾绰号黑矟公,后就用作大将的代称。于栗碑,字不载,代(今山西大同县)人,武艺超群,飞身马上能左右驰射。连仕北
见“操奇逐赢”。
源见“孔鲤趋庭”。指父教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然而少奉过庭之训,长昧克己之方。”唐白居易《与严砺诏》:“秩贵冬官,以表过庭之训;封荣石窌,用旌徙宅之贤。”偏正 本来指的是孔丘教训儿子孔鲤学诗
《孔子家语.辩乐解》:“昔者舜弹五弦之琴,造《南风》之诗,其诗曰:‘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!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!’”后因以“阜财解愠”为民安物阜、天下大治之典。何启 胡礼垣《新政论议》
同“白云亲舍”。元成廷珪《送人归金坛》诗:“游子思亲白云舍,主人赠尔青貂裘。”
《孔子家语.始诛》:“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,戮之于两观之下。”两观,汉刘向《说苑.指武》作“东观”。后遂以“两观之诛”泛指诛杀乱臣贼子。《隋书.高祖纪上》:“近者内有艰虞,外闻妖寇。以鹰鹯之
《庄子.庚桑楚》:“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,偏得老聃之道,以北居畏垒之山……居三年,畏垒大穰。畏垒之民相与言曰:‘庚桑子之始来,吾洒然异之。今吾日计之而不足,岁计之而有余。庶几其圣人乎?’”老聃的弟子庚桑
同“弹铗歌鱼”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英豪羁旅》:“寒灯欹枕听夜雨,堪怜弹铗无鱼。”其他 铗,剑。处境窘困,有求于人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齐人有冯谖者,贫困不能自存,使人属孟尝君,愿寄食门下……居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