嗔鲊封还
源见“封鲊”。指贤母训廉事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》中有一出名为“嗔鲊封还”。
源见“封鲊”。指贤母训廉事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》中有一出名为“嗔鲊封还”。
意谓父亲最了解儿子,国君最了解臣属。语出《管子.大匡》:“鲍叔曰:‘先入有言曰: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今君知臣不肖也,是以使贱臣傅小白。贱臣知弃矣。’”也引作〔知臣莫若君,知子莫若父〕。《韩非子.十
同“惊弓之鸟”。《穀梁传.成公二年》“齐侯使国佐如师”唐杨士勋疏:“败军之将,不可以语勇,惊弦之鸟,不可以应弓。”见“伤弓之鸟”。《谷梁传·成公二年》:“齐侯使国佐如师。”唐·杨士勋疏:“败军之将,不
同“庾公楼”。宋李曾伯《沁园春.中秋约僚佐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》词:“绣帽归军,玳簪环客,薄晚同登庾亮楼。”
同“豕误”。宋曾巩《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》诗:“自笑成豕亥,更微注虫鱼。”清黄遵宪《感怀》诗:“读史辨豕亥,订礼分袒袭。”【词语豕亥】 汉语大词典:豕亥
源见“食无肝”。谓客居他邑。唐李商隐《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》:“脱身离虎口,移疾就猪肝。”
同“吕虔刀”。清赵翼《题杨斐园研堂长卷》诗:“魏徵牙笏王祥刀,遗泽焘后多贤豪。”
同“缘木求鱼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博弈》:“终朝糊口无恒计,求鱼缘木竟何济?”见“缘木求鱼”。[例]你如果想通过这种方法取得成功那简直是~,将会一无所得。【词语求鱼缘木】 成语:求鱼缘木
源见“吴市隐”。指汉梅福。用以美称县尉或隐士。唐钱起《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》诗:“皇枝双玉树,吏道二梅仙。”明练子宁《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》诗:“上有梅仙采药之幽栖,下有萧云读书之故基。”
《诗.郑风.子衿》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……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”毛传:“青衿,青领也。学子之所服……佩,佩玉也,士佩瓀珉而青组绶。”后以“青衿”借指学子。明 清亦指秀才。《魏书.李谧传》:“方欲训彼
同“倚门倚闾”。唐赵嘏《洛中逢卢郢石归觐》诗:“不堪俱失意,相送出东周。缘切倚门恋,倍添为客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