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人之际

天人之际

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。西汉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说:“我也不自量力,近年来想要用简陋的文辞,搜集天下散失的传闻,考核它的各类事迹,探讨它的成败或兴衰的原因,共写成130篇,想要探究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,通晓古今历史发展的变化,形成一家独到见解的学说。”后以“天人之际”为典,指自然现象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2《司马迁传》2735页:“仆窃不逊,近自托于无能之辞,网罗天下放失旧闻,考之行事,稽其成败兴坏之理,凡百三十篇,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序志》:“天人之际,存亡之术,可以为永鉴也。” 唐·陈子昂《谏政理书》:“是以臣每察天人之际,观祸乱之由,迹帝王之事,念先师之说,昭然著明,信不欺尔。” 唐·刘升《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》:“网罗穷象系,述作究天人。” 唐·李白《赠参寥子》:“著论究天人,千秋秘麟阁。” 唐·杜甫《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“情穷造化理,学贯天人际。”


偏正 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披艺观之,~已交,上下相发允答。”△用于关系方面。


【词语天人之际】  成语:天人之际汉语词典:天人之际

猜你喜欢

  • 倒箸接篱

    南朝.宋.刘义庆撰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山季伦(山简字季伦,山涛幼子,为镇南将军,镇守襄阳)为荆州,时出酣畅,人为之歌曰:‘山公时一醉,径造高阳池。日莫(暮)倒载归,茗艼(同酩酊)无所知。复能乘骏马,

  • 啜其泣矣

    啜( ㄔㄨㄛˋ chuò ):哭泣时的抽噎。 抽抽噎噎,低声哭泣。 形容哭得很伤心。语出《诗.王风.中谷有蓷》:“有女仳离,啜其泣矣。”唐.骆宾王《与博昌父老书》:“啜其泣矣,尚何去哉!”宋.徐

  • 浮云游子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九《古诗十九首》其一:“浮云蔽白日,游子不顾反。”古诗《行行重行行》中以“浮云”与“游子”来比喻邪臣蔽贤,只得远游在外,不得返回。后遂用为咏遭贬游子之典。唐.杜甫《梦李白二首》其二:“浮

  • 怨声载道

    原作怨声满道,形容人们极端不满,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李固(94-147年),字子坚,汉中南郑(今陕西南郑县)人,司徒李郃子。汉顺帝阳嘉二年(133年),以群臣荐授议郎。时宦官专权,朝政黑暗,外戚梁商欲揽

  • 隆中顾

    同“隆中三顾”。元丁鹤年《自咏》之五:“频繁谁在隆中顾,憔悴惟馀泽畔吟。”【词语隆中顾】   汉语大词典:隆中顾

  • 萧家菖蒲花

    《梁书.太祖张皇后传》:“后尝于室内,忽见庭前昌蒲生花,光彩照灼,非世中所有。后惊视,谓侍者曰:‘汝见不?’对曰:‘不见。’后曰:‘尝闻见者当富贵。’因遽取吞之。是月产高祖。”据《梁书》载梁武帝萧衍出

  • 暇佚

    同“暇逸”。唐白居易《江州司马厅记》:“刺史,守土臣,不可远观游;群吏,执事官,不敢自暇佚;惟司马绰绰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。”【词语暇佚】   汉语大词典:暇佚

  • 江东子弟

    项羽举兵反秦时,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上,这是项羽起义军的基本队伍。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,乌江亭长权船待,谓项王曰:‘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,今独臣

  • 仁风扇动

    源见“奉扬仁风”。称扬地方官吏行使德政。宋柳永《永遇乐》词:“吴王旧国,今古江山秀异,人烟繁富。甘雨车行,仁风扇动,雅称安黎庶。”

  • 庙瑟音

    《礼记.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孔颖达疏:“《清庙》之瑟,谓歌《清庙》之诗所弹之瑟……弦声既浊,瑟音又迟,是质素之声,非要妙之响。”后因以“庙瑟音”喻质朴而可施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