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台山

天台山

太平御览》卷四十一引《幽明录》:“汉明帝永平五年,剡县刘晨、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,迷不得返。经十馀日,粮食乏尽,饥馁殆死。遥望山上有一桃树,大有子实,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,攀葛乃得至,啖数枚而饥止。体充复下山,持杯取水,欲盥漱,见芜菁(即大头芥菜)叶从山腹流出,甚鲜新,复一杯流出,有胡麻糁。相谓曰:‘此必去人径不远。’度山出一大溪。溪边有二女子,姿质绝妙。见二女子持杯出便笑曰:‘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。’晨、肇既不识之,二女便呼其姓,似如有旧,相见忻喜,问:‘来何晚耶?’因要还家。家筒瓦屋,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,皆施绛罗,帐角悬铃,金银交错。床头各十侍婢,便勅(告诫)云:‘刘、阮二郎经涉山阻,向虽得琼实(指啖桃),尚虚弊,可速作食。’有胡麻饭、山羊脯,甚美。食毕行酒,有群女来,各持三、五桃子,笑而言:‘贺汝婿来!’酒酣作乐,刘、阮忻怖交并。至暮,令各就一帐宿,女往就之。言声清婉,令人忘忧。至十日后,欲求还去。女云:‘君已来是,宿福所牵,何复欲还耶?’遂留半年。气候草木是春时,百鸟鸣呼,更怀土求归甚苦。女曰:‘当如何?’遂呼前来女子有三、四十人,集会奏乐,共送刘、阮,指示还路。既出,亲旧零落,邑屋全异,无复相识,问得七世孙。传闻上世入山,迷不得归。”此事又见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。

这是一个人仙结合的美妙的神仙故事,说的是东汉永平年间,浙江剡县人刘晨、际肇,到天台山采药迷了路,遇到两个仙女,把他们邀到家中,美意盛情加以款待,后来便结为夫妇。半年后回到家中,人世沧桑,连一个相识的人也没有了,一打听,子孙已逾七代。后世文人在诗文中多用其事,常比喻男女之间美妙奇特的婚爱之事。

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二十八出《题画》:“〔刷子序〕重来浑似阮刘仙,借东风引入洞中天。”第三十六出《逃难》:“望荒山野道,山境似天台。”


【词语天台山】   汉语词典:天台山

猜你喜欢

  • 鹑衣鹄面

    源见“子夏衣”。鹄面,瘦削的面形。形容穷苦落魄的样子。清 捧花生《画舫馀谭》:“尝见某者,鹑衣鹄面,彳亍泮宫前。”并列 破烂的衣服,瘦削的面孔。形容穷苦落魄的样子。清·捧花生《面舫馀谭》:“尝见某者,

  • 枉尺直寻

    枉,屈;直,伸;寻,古代长度单位,八尺为寻。枉尺直寻,比喻在小节上不妨委曲一些,以求得较大的好处。孟子的学生陈代对他说,您不愿谒见诸侯,未免显得心地太狭小了吧!假如现在谒见他们,情况好了,可以实行仁政

  • 麟笔

    晋.杜预《左传.序》:“麟凤五灵,王者之嘉瑞也。今麟出非其时,虚其应而失其归,此圣人所以为感也。绝笔于‘获麟’之一句者,所感而起,固所以为终也。”相传孔子作《春秋》到“西狩获麟”而停笔。后遂用为喻指史

  • 插羽

    《汉书.高帝纪》:“吾以羽檄征下兵,未有至者。”颜师古注:“其有急事,则加以鸟羽插之,示速疾也。”古代报警文书常插上鸟羽,以示军情紧急。《魏武奏事》云:“今边有警,辄露檄插羽。”唐.刘禹锡《和董庶中古

  • 枕上邯郸

    同“枕上黄粱”。明杨慎《雨中留杨戣琴士饮》诗:“帐头傀儡原是假,枕上邯郸岂是真。”

  • 击节叹赏

    晋.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巴姬弹弦,汉女击节。”五代.后晋.刘昫等《旧唐书.封伦传》:“(扬)素负贵恃才,多所凌侮,惟击赏伦。”节:一种竹编乐器,可以击之成声,起表示音乐节奏的拍子的作用,引申为节拍。击节

  • 汉皋解佩

    《文选.张衡〈南都赋〉》:“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。”李善注引《韩诗外传》:“郑交甫将南适楚,遵波汉皋台下,乃遇二女,佩两珠,大如荆鸡之卵。”又《文选.郭璞〈江赋〉》:“感交甫之丧珮。”李善注引《韩诗内传

  • 时清目明

    参见:引镜

  • 俊鹰解绦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五《崔铉》:“魏公崔相铉。元略之子也。为童儿时,随父访于韩公滉。滉见而怜之。父曰:‘此子尔来诗道颇长。’滉乃指驾上鹰令詠焉。遂命笺笔。略无佇思,于是进曰:‘天边心性架头身,欲拟飞腾未

  • 藏书在壁

    源见“孔壁遗文”。指遗留下垂世之作。唐方干《哭江西陈陶处士》诗:“虽云挂剑来坟上,亦恐藏书在壁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