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子乔笙鹤

子乔笙鹤

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喻指悠闲自适的仙道生活。元袁桷《张虚靖圜庵》诗:“为爱子乔笙鹤美,月凉时许夜深听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王子乔者,周灵王太子晋也。好吹笙,作凤凰鸣。游伊、洛之间,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。三十余年,后求之于山上,见桓良曰:‘告我家,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。’至时,果乘白鹤驻山头,望之不得到,举手谢时人,数日而去。”

【今译】 王子乔即是周灵王的太子晋,他爱好吹笙,能吹出凤凰鸣声般的音调。周游伊、洛之间,由仙人浮丘公将他接上嵩高山修道。过了三十余年,又在山上找到了他,他对桓良说:“告诉我家人,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吧。”到了这天,果然见王子乔乘着白鹤停在山头上,只看得见却接近不了他,他举手向众人致意,几天后别去。参见〖浮丘迎子晋〗。

【释义】后此典形容修道成仙; 或借称太子、王子等; 也用以形容吹奏乐器或用以咏鹤。

【典形】 吹笙、吹笙跨鹤、吹笙仙人、凤笙、鹤驾、鹤驭、缑岭登仙子、缑岭笙歌、缑岭音传、缑岭云、缑山鹤、缑笙、灵王子、洛滨笙、七日期仙、笙鹤、王乔鹤、王乔控鹤、王子驾、谢时人、学凤、伊笙、周嗣登仙、子晋乘、子晋笙、子晋学仙、子乔笙鹤、凤吹、王子吹笙、子乔轻举、笙箫缑岭人、举手谢时人、吹笙遥谢手、缑山仙子、缑山骑鹤、缑山风月、西岭吹笙、去鹤留笙、子晋吹笙、缑岭鹤、缑氏鹤、登缑岭、谢路人、笙随鹤、鸾笙吟、周王子、吹玉笙、子晋裾、子乔笙、谢时、仙人驾鹤。

【示例】

〔吹笙〕 宋·苏轼《南歌子·黄州腊八日》:“吹笙只合在缑山,同驾彩鸾归去趁新年。”

〔吹笙跨鹤〕 宋·陆游《自咏》:“吹笙跨鹤何时去,剩欲平章太华秋。”

〔吹笙仙人〕 宋·赵以夫《永遇乐·七夕》:“又何似,吹笙仙人,跨黄鹤去。”

〔凤笙〕 唐·沈佺期《凤笙曲》:“忆昔王子晋,凤笙游云空。”

〔鹤驭〕 明·陈子龙《癸酉长安除夕》:“鹤驭曾无缑岭游,虎头不见云台上。”

〔缑岭登仙子〕 唐·许浑《登故洛阳城》:“可怜缑岭登仙子,犹自吹笙醉碧桃。”

〔缑岭笙歌〕 明·陈子龙《登神山仙馆》:“鳌冠迢递海天分,缑岭笙歌彻夜闻。”

〔缑岭音传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堪游衍,恨小山人去,缑岭音传。”

〔缑岭云〕 唐·钱起《画鹤篇》:“炉气朝成缑岭云,银灯夜作华亭月。”

〔缑山鹤〕 唐·元稹《别李三》:“苍苍秦树云,去去缑山鹤。”

〔缑笙〕 元·乔吉《折桂令·富子明寿》:“歌倚缑笙,香温汉鼎,酒暖吴橙,贺绿鬓朱颜寿星。”

〔灵王子〕唐·郑��《缑山庙》:“有昔灵王子,吹笙溯泬寥。”

〔洛滨笙〕 南朝梁·刘令娴《听百舌》:“静写山阳笛,全作洛滨笙。”

〔七日期仙〕 唐·卢照邻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七日期仙,颇类缑山之曲。”

〔笙鹤〕 宋·陆游《读王摩诘诗》之八:“笙鹤适缑山,貂蝉朝玉京。”

〔王乔鹤〕 唐·杜甫《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》之二:“范蠡舟偏小,王乔鹤不群。”

〔王乔控鹤〕 晋·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王乔控鹤以冲天,应真飞锡以蹑虚。”

〔王子驾〕 唐·武元衡《和杨二舍人晚秋》:“玉笙王子驾,辽鹤令威身。”

〔谢时人〕 唐·王勃《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》:“辞故人,谢时人,登鄂坂而迂回,入邱山而奔走。”

〔学凤〕南朝梁·江淹《云山赞》:“控鹤去窈窕,学凤对巑岏。”

〔伊笙〕 北周·庾信《奉和同泰寺浮屠》:“天香下桂殿,仙梵入伊笙。”

〔周嗣登仙〕 唐·骆宾王《对策文三道》:“周嗣登仙,·浮鹤轩于洛浦。”

〔子晋笙〕 清·黄景仁《游九华山放歌》:“且可听吹子晋笙,不须更洒羊公泪。”

〔子晋学仙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何以尚平婚嫁毕,还嫌子晋学仙迟。”

〔子乔笙鹤〕 元·袁桷《张虚靖圜庵》:“为爱子乔笙鹤美,月凉时许夜深听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桑榆之礼

    源见“桑榆”。指乡党序齿尊老之礼仪。唐欧阳詹《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》:“后一日,遂有东湖亭之会。公削桑榆之礼,执宾主之仪,揖让升堂,雍容就筵。”【词语桑榆之礼】  成语:桑榆之礼汉语大

  • 春草生兮萋萋,王孙游兮不归

    萋萋:草生繁茂貌。王孙:泛指贵族子弟。 春草又茂密地生长,而出游的王孙仍未归来。 古代怀人之辞。语出《楚辞.淮南小山〈招隐士〉》: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”王夫之通释:“王孙,隐士也。秦汉以

  • 金谷酒

    源见“金谷酒数”。指美酒。《红楼梦》十八回:“香融金谷酒,花媚玉堂人。”【词语金谷酒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谷酒

  • 党锢之祸

    参见:党议偏正 以党同伐异所禁锢的祸害。语本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:“为钩党下狱死者百余人,诸附从者锢及五属。”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》卷4:“汉~,知名贤士死者以百数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祸患方面。也作“党人之

  • 辩如悬河

    同“口如悬河”。清唐孙华《赠赵松一》诗:“辩如悬河注,目如岩电烂。”

  • 雉雊

    《书.高宗肜日序》:“高宗祭成汤,有飞雉升鼎耳而雊。”孔颖达疏:“雉乃野鸟,不应入室,今乃入宗庙之内,升鼎耳而鸣……《汉书.五行志》刘歆以为鼎三足,三公象也,而以耳行,野鸟居鼎耳,是小人将居公位,败宗

  • 亭伯投荒

    《后汉书.崔骃传》载:崔骃字亭伯,先任大将军窦宪府掾,宪擅权横行,崔骃多次劝谏。“及出击匈奴,道路愈多不法,骃为主簿,前后奏记数十,指切长短,宪不能容,稍疏之,因察骃高第,出为长岑长。骃自以远去,不得

  • 投鞭七宝

    源见“七宝鞭”。谓匆遽奔走,设计脱身。元 周霆震《杜鹃行》:“投鞭七宝委道侧,落花送客惭春恩。”

  • 骊驹

    源见“歌骊驹”。逸《诗》篇名。古代告别时所唱。后因以指告别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南北分别》:“愁蕴结,心似裂,孤飞两处风与雪,肠断《骊驹》声惨切。”【词语骊驹】   汉语大词典:骊驹

  • 师旷之聪

    参见:子野之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