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季龙沉璧

季龙沉璧

晋书.石季龙载记》:“季龙起河桥于灵昌津,采石为中济,石无大小,下辄随流,用功五百余万而不成。季龙遣使致祭,沉璧于河。俄而所沉璧流于渚上,地震,水波腾上,津所殿观莫不倾坏,压死者百余人。季龙恚甚(恚,音huì,愤怒怨恨),斩工匠而止作焉。”

晋石虎,字季龙,他是十六国时后赵的国君,石勒之侄,废石勒子石弘自立。他使人在灵昌津架桥,石被水冲走,为求神灵的帮助,便遣使祭祀,投壁河中,但终无成功。后因用为致祭祈祷或咏璧的典故。

清.李晖吉、徐灒《龙文鞭影二集》上卷:“季龙沉壁,继善种珠(南唐陈继善,富于资产,杜绝宾客,自为小圃畦,取珍珠布上,间若种蔬状。既种,俯拾,周而复始,以此为乐)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悬驼就石

    唐.释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六六“愚戆”“磨刀”引《百喻经》:“昔有一人,贫穷困苦,为王作事。日月经久,身体羸瘦,王见怜愍,赐一死驼。贫人得已,即便剥皮,嫌刀钝,故求石欲磨。乃于楼上得一磨石,磨刀令利,来

  • 陨崖

    《新唐书.列女传.窦伯女仲女》:“窦伯女、仲女,京兆奉天人。永泰(唐代宗年号)中,遇贼行剽,二女自匿山谷,贼迹而得之,将逼以私。行临大谷,伯曰:‘我岂受汙于贼!’乃自投下,贼大骇。俄而仲亦躍而坠。京兆

  • 鱼去乙

    《礼记.内则》:“鱼去乙。”东汉.郑玄注:“乙,鱼体中害人者名也。今东海容鱼有骨名乙,在目旁,状如篆乙,食之鲠人不可出。”《尔雅.释鱼》:“鱼肠谓之乙,鱼尾谓之丙。”晋.郭璞注:“此皆似篆书字,因以名

  • 罗雀

    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。宋刘克庄《凤凰阁》词:“安用羡伊结驷,叹侬罗雀。”【词语罗雀】   汉语大词典:罗雀

  • 共就南楼月

    源见“南楼”。谓登楼赏月咏谑。清吴绮《醉花阴.甓园分赋》词:“移床共就南楼月,谈笑都全别。”

  • 不贪宝

    同“不贪为宝”。宋苏轼《梦中作寄朱行中》诗:“至今不贪宝,凛然照尘寰。”

  • 每况愈下

    原作“每下愈况”,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,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。后用作“每况愈下”,义亦转变,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的意思。东郭子与庄子互相对话揭示道无处不在、广大无边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。东郭子

  • 目与云飞

    同“白云亲舍”。清袁枚《上尹制府乞病启》:“馀胆罢含,断机尚在,未尝不指随心痛,目与云飞。”

  • 短绠汲深

    同“绠短汲深”。唐严挺之《大智禅师碑铭》序:“顾才不称物,短绠汲深。”主谓 太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,比喻人学识浅陋,不明深理,或不胜重任。《管子》:“短绠不可以汲深井,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。”《荀

  • 一部鸣蛙

    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指蛙鸣声。用以表现悠闲自乐之情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》之二:“万竿苦竹旌旗卷,一部鸣蛙鼓吹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