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

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

宁愿作为珍贵的玉器被打碎,也不愿作微贱的瓦片以求得保全。比喻为坚持真理、正义宁可去死,也不苟且偷生。公元550年,东魏权相高洋,废孝静帝元见善自立,建立了北齐政权。就在这一年,天空出现了日食。古人迷信,把日食看作灾难的预兆。高洋很害怕,担心自己会像东汉时的王莽一样,夺了刘家的天下又被刘氏杀掉,于是下令把元室及近亲七百余人全部杀死,抛尸渭河,河中之鱼食人尸体,以至于人们几年不吃渭河中的鱼。面对杀戮,元氏的远房宗族一个叫元景安的提出改姓高氏,以求保全性命,元景皓坚决反对说:“怎么能丢弃自己的宗族,改姓别人姓氏呢?大丈夫宁可作为玉器被打碎,也不能为了保全而去作瓦片。”高洋听到元景安的告密后,杀死了元景皓。但他的义节却使人怀念。

【出典】:

北齐书·元景安传》卷41,544页:“景皓云:‘岂得弃本宗,逐他姓,大丈夫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1卷12章:“咱们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。能突围就突围,万一出不去,跟他们拼到底吧。”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56:“只要中国人肯抱定宁为玉碎,不求瓦全的精神抵抗暴敌,中国就不会灭亡。”


其他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到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,决不丧失气节屈辱偷生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1卷12章:“咱~。能突围就突围,万一出不去,跟他们拼到底吧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达为祖国、为革命而杀身成仁的志士们的英雄气概。也作“宁玉碎,毋瓦全”、“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”、“宁可玉碎,不做瓦全”、“宁可玉碎,何能瓦全”。


【词语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】  成语: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汉语词典: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

猜你喜欢

  • 阮涕

    同“阮生泪”。柳亚子《五月十八夜偕饮湖上酒楼即席分得真韵》:“江才阮涕新来尽,草草壶觞愧主宾。”

  • 长鲸饮

    源见“酒中八仙”。谓豪饮。明陈所闻《画眉序.初春同吴肃卿吴季常集欧阳惟礼昆仲云住阁看晴雪》套曲:“放怀共作长鲸饮,莫负太平佳兆。”【词语长鲸饮】   汉语大词典:长鲸饮

  • 流红

    源见“红叶题诗”。谓女子春思闺怨。宋吴文英《齐天乐》词:“流红江上去远,翠尊曾共醉,云外别墅。”【词语流红】   汉语大词典:流红

  • 豚犊

    同“豚犬”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穀水》:“桓氏有言,曹子丹生此豚犊,信矣。”【词语豚犊】   汉语大词典:豚犊

  • 大黄愈疾

    大黄:具有攻积解滞、泻火解毒等效能的中草药。愈疾:治愈疾病。此典指在蒙古攻略西夏途中,耶律楚材以大黄医治士卒疾病。耶律楚材(1190-1244年),字晋卿,契丹人,耶律阿保机九世孙。自幼学儒,兼涉天文

  • 龙车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一引汉应劭《汉仪》:“天子法驾,所乘曰金根车,驾六龙,以御天下也。”后因以“龙车”指天子的法驾。宋王安石《题永昭陵》诗:“龙车不可望,投老涕沾衣。”《大戴礼记.五帝德》:“〔颛顼〕乘龙

  • 瓠子

    同“瓠子歌”。唐高適《自淇涉黄河途中作》诗之一:“空传歌《瓠子》,感慨独愁人。”【词语瓠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瓠子

  • 荔枝传置

    《后汉书.孝和皇帝纪》元兴元年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唐羌字伯游,辟公府,补临武长。县接交州,旧献龙眼荔支,及生鲜献之。驿马昼夜传送之,至有遭虎狼毒害,顿仆死道不绝。”《新唐书.杨贵妃传》:“妃嗜荔支,

  • 道边苦李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,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后以“道边苦李”喻无用之物,弃置之才。宋

  • 东华尘

    源见“东华软尘”。借指追名逐利、繁华热闹的尘俗都城。宋陆游《自山中泛舟归郡城》诗:“明朝笑谓同载客,有脚莫踏东华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