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朝三暮四”。谓戏弄。宋黄庭坚《见子瞻粲字韵次韵寄彭门》之二:“朝四与暮三,适为狙公玩。”
丙吉(?-前55年)字少卿,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,西汉大臣。汉宣帝时任丞相,封博望侯。丙吉常到各地巡视,了解民情。一次到乡间视察,途中遇到百姓间发生群殴,死伤者横陈路旁。丙吉见后,并不过问,随行官吏对
昆阳:今河南叶县。西汉末年,光武帝刘秀领兵攻下昆阳等地。王莽极为惊恐,派大司空王邑、司徒王寻等聚集四十二万兵力围困昆阳。刘秀发兵几千人赴昆阳解围,城内外夹攻,大败王莽军,歼灭王莽主力。这是历史上著名的
比喻客居他乡,漂泊无依。唐李白《赠柳圆》诗: “还同月下鹊,三绕未安枝。” 参见:○乌鹊南飞
同“相如病渴”。宋舒亶《醉花阴.试茶》词:“相如消渴无佳思,了知君此意。”
同“素餐”。《三国志.郤正传》:“虽时献一策,偶进一言,释彼官责,慰此素飧。”【词语素飧】 汉语大词典:素飧
《周礼.天官.太宰》:“正月之吉,始和,布治于邦国都鄙,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,使万民观治象。”“象魏”本为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,亦叫“阙”或“观”,是悬示教令的地方。后以之借指宫室或朝廷。晋
源见“蓝田生玉”。喻名门贤子弟。唐张说《故开府仪同三司姚文贞公神道碑》:“蓝田美玉,荔浦明珠,载广休庆,爰弘典谟。”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谢太傅语王右军曰:‘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日恶。’王曰:‘年在桑榆,自然至此,正赖丝竹陶写,恒恐儿辈觉,损欣乐之趣。’”后因以“东山丝竹”作为中年以后以丝竹
《翻译名义集.数量》:“拘卢舍,此云五百弓,亦云一牛吼地,谓大牛鸣声所极闻。或云一鼓声。《俱舍》云二里,《杂宝藏》云五里。”后因以“一牛吼地”形容距离较近。宋王安石《答张奉议》诗:“五马渡江开国处,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