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屡见不鲜

屡见不鲜

指陆贾对儿子们说,不要让我多次看见不新鲜之食物。意即你们要经常用新鲜之食物待我。后以此典比喻经常见到的事物,没有新鲜感。陆贾在楚、汉战争中为刘邦立了很多功劳,官至太中大夫(在皇帝左右掌议论之官员)。刘邦死后,太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,吕后大权独揽,为所欲为,滥杀刘氏诸王及宫室嫔妃与朝廷大臣,又滥封吕家诸子弟为王,享受高官厚禄。陆贾考虑不能争辩,就称病辞职回家。看到好畤(zhì志,今陕西乾县东)田地肥沃,便在那里安家。他将出使时所得到旅行袋中的包裹东西变卖。将钱分给五个儿子作生产资金。陆贾常常坐着用四匹马拉又适合老年人乘坐的舒适大车,带着唱歌跳舞奏乐之侍从十人,佩带着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。对他儿子们说:“跟你们约定,我到你们家里,你们要供给我人马酒食,尽量满足我的要求,每10天换一家。我要是死在谁家,他就得到宝剑、车马和侍从。一年中往来要到别人家作客,到你们家大概不过两、三次,时常来见你们,不要让我看到不新鲜之食物接待。你们用不着长久嫌弃我呀。”此典原文“数见不鲜”,后作“屡见不鲜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7《郦生陆贾列传》2699、2700页:“陆生常安车驷马(用四匹马拉又适合老年人乘坐舒适之车辆),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,宝剑直百金,谓其子曰:‘与汝约:过汝,汝给吾人马酒食,极欲,十日而更。所死家,得宝剑、车骑、侍从者。一岁中往来过他客,率(shuài帅,大概)不过再三过,数见不鲜,无久恩(hùn混,忧患)公为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:“‘数见不鲜’,意必秦时人语,犹今人所谓‘常来之客不杀鸡’也。” 清·洪升《长生殿序》:“而近乃子虚乌有,动写情词赠答,数见不鲜。” 清末民初·梁启超《论专制体制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》:“凡一姓之代兴,则其胜朝子孙,斩刈靡有孑遗,此前世数见不鲜之成例也。” 郑振铎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·文字的起源》:“不少的南部的人,到北方来,有的时候,竟也听不懂话,办不了事。这是数见不鲜的事。”


述补 多次看见,不觉得它的新奇。叶永烈《是是非非“灰姑娘”》:“在现代科学史上,真伪之争,更是~。”屡,不读作lěi。△多用于写感受。→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不足为奇 ↔少见多怪 前所未有 闻所未闻 绝无仅有 独一无二。也作“数(shuò)见不鲜”。


【词语屡见不鲜】  成语:屡见不鲜汉语词典:屡见不鲜

猜你喜欢

  • 油壁车

    《玉台新咏》卷十《钱塘苏小小歌》:“妾乘油壁车,郎骑青?马。何处结同心,西陵松柏下。”油壁车以油涂饰车壁,一般为女子所乘。因《钱塘苏小小歌》中有“妾乘油壁车”语,故后用为咏苏小小的典故,也可用以咏妓女

  • 铜驼荆棘

    铜驼:铜铸的骆驼,古时设置在宫门的外面。铜驼被荆棘遮蔽。形容亡国后的凄凉、残破景象。索靖(239-303年),字幼安,敦煌(今甘肃敦煌)人。少时超凡绝俗,与乡人汜衷等四人并入太学,时称“敦煌五龙”。晋

  • 乘桴

    源见“乘桴浮海”。原谓乘坐竹木小筏。后用以指避世。唐王维《济上四贤咏.崔录事》:“已闻能狎鸟,余欲共乘桴。”【词语乘桴】   汉语大词典:乘桴

  • 乱臣贼子

    历代统治者把统治阶级内部反对朝廷的人叫做“乱臣贼子”。也用来诬蔑反抗或起义的人民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《后汉书.董卓传》:“李傕谓左右曰:‘尚可活不?’俊骂之曰:‘汝

  • 伯牙辍琴

    同“伯牙绝弦”。清王士禛《将出都与苕文》:“况复梁生出关,独念高恢;伯牙辍琴,无忘钟子,禛虽不敏,愿附古人。”

  • 文史足用

    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臣朔少失父母,长养兄嫂,年十三学书,三冬文史足用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。“贫子冬日乃得学书,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。”谓三年冬学所识的字,足以应用于学习文史。【词语文史足用】  成语:

  • 范羌归

    《后汉书》卷十九《耿弇传》附《耿恭传》:“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,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。羌固请迎恭,诸将不敢前,乃分兵二千人与羌,从山北迎恭,遇大雪丈余,军仅能至。城中夜闻兵马声,以为虏来,大

  • 鸿泥爪印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 周士琦《声声慢.晨起踏雪诣向序》词:“容易烟云过也,甚鸿泥爪印,倦旅依然。”

  • 设弧

    源见“悬弧射矢”。指男子生日。宋郭应祥《鹧鸪天.己巳生日自作》词:“设弧届旦人交贺,题座无功我自惭。”【词语设弧】   汉语大词典:设弧

  • 孙登长啸

    同“孙登啸”。唐张昌宗《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》:“叔夜弹琴歌《白雪》,孙登长啸韵清风。”宋陆游《幽居示客》诗:“孙登欲长啸,四座皆无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