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广陵散绝

广陵散绝

三国志.魏书.王卫二刘傅传》“(嵇康)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康别传》曰:“孙登谓康曰:‘君性烈而才儁,其能免乎?’称康临终之言曰:‘袁孝尼尝从吾学《广陵散》,吾每固之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’!”

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(注:嵇康字叔夜,以拜中散大夫职,故称。又因钟会谗害,被司马昭处死),神气不变,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曲终,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(注:吝惜固守)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’”

三国魏名士嵇康,尚奇任侠,不拘礼法,尤擅弹琴。因得罪了钟会而遭构陷,被司马昭处死。嵇康死后,此《广陵散》曲遂成绝响。后人因称人事凋零或技艺绝传为《广陵散》绝。

北齐书.徐之才传》:“次子同卿,太子庶子,之才以其无学术,每叹云:‘终恐同《广陵散》矣!’”明.张煌言《奇零草自序》:“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,故所订几若《广陵散》。”


主谓 《广陵散》,古琴曲名。《广陵散》已失传。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嵇中散(嵇康)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,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,曲终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。’”《孽海花》第2回:“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,中了一个探花,从此以后,状元鼎甲,~响于苏州。”※散,不读作sàn。△用于以物喻事。→广陵止息。也作“广陵散”、“广陵散矣”。


【词语广陵散绝】  成语:广陵散绝汉语词典:广陵散绝

猜你喜欢

  • 出辞气,斯远鄙倍矣

    出辞气:指出言说话注意用辞和口气。鄙倍:粗野,背理。倍,同“背”。 说话的时候,多考虑一下言辞和语气,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君子所贵乎道者三:动容貌,斯远暴慢矣;正颜色,斯近信

  • 卜宅卜邻

    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晏子如晋,公更其宅,反(通返)则成矣。既拜,乃毁之,而为里室,皆如其旧,则使宅人反之。‘且谚曰:非宅是卜,唯邻是卜。二三子先卜邻矣,违卜不详。’”春秋时齐景公乘晏婴出使晋国时翻造

  • 名与南斗偕

    源见“北斗以南一人”。称美人品德高尚,为人景仰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周法曹游青原寺》:“不如飞鸿去,名与南斗偕。”

  • 风流张绪

    源见“张绪风流”。形容仪容潇洒俊逸的人。唐韩翃《送张渚赴越州》诗:“风流似张绪,别后见垂杨。”

  • 欧冶

    源见“欧冶剑”。借指铸剑工。唐裴夷直《观淬龙泉剑》诗:“欧冶将成器,风胡幸见逢。”明 王錂《春芜记.说剑》:“因此上向炉边欧冶,早成就匣里纯钩。”【词语欧冶】   汉语大词典:欧冶

  • 三月忘味

    同“三月不知肉味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答尧民》:“譬如闻《韶》耳,三月忘味叹。”

  • 颠而不扶,安用彼相

    见〔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。焉用彼相〕。

  • 扇枕温衾

    同“扇席温枕”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说到此处,就是卧冰哭竹,扇枕温衾,也难报答万一。”见“扇枕温被”。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擢第》:“~,番做个倚门倚闾。”【词语扇枕温衾】  成语:扇枕温衾汉语大词

  • 黄金台骨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、“千金市骨”。喻指良才。宋刘辰翁《金缕曲.送五峰归九江》词:“袖有玉龙提携去,满眼黄金台骨。”

  • 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

    同“早知今日,悔不当初”。巴金《〈秋〉尾声》:“谈话中也常提出四妹,真是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。”见“早知今日,悔不当初”。巴金《秋》:“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,真是~。”【词语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】  成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