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北辕适楚”。明刘基《顺斋箴为夏仲珍作》:“北辕适粤,徒劳何为?”见“南辕北辙”。明·刘基《顺斋箴为夏仲珍作》:“~,徒劳何为?”【词语北辕适粤】 成语:北辕适粤汉语大词典:北辕适粤
后蜀.顾夐《袁氏传》:“……袁氏己鞫(注:穷困)育二子,治家甚严,不喜参杂。后恪之长安谒旧友人,王相国缙遂荐于南康张万顷大夫,为经略判官,挈家而往。袁氏每遇青松高山,凝睇久之,若有不快意。到端州,袁氏
源见“望梅止渴”。对酸梅子的戏谑语。宋沈括《梦溪笔谈.讥谑》:“吴人多谓梅子为‘曹公’,以其尝望梅止渴也。又谓鹅为‘右军’。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,作书云:‘醋浸曹公一瓮,汤燖右军两只,聊备一馔。’”
源见“一馈七起”。形容礼贤下士。唐王勃《〈乾元殿颂〉序》:“怀降尊于襄野,泰阶忘七起之劳;念负重于焦原,中席托三危之险。”
同“青田鹤”。唐张柬之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青田白鹤丹田凤,婺女姮娥两相送。”
《庄子.说剑》:“昔赵文王喜剑,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,日夜相击于前。死伤者岁百余人。”《庄子.说剑》篇中说:赵文王喜爱剑术,故门下养有能剑术的客人三千多名。后遂用为指喻朝廷武士之典。唐.杜甫《寄岳州贾
一登高山,诗情就充满了高山,一看大海,诗意就洋溢于大海。 形容诗人触物兴怀,感情充沛。语出南朝.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神思》:“夫神思方运,万途竞萌,规矩虚位,刻镂无形,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
《文选》卷四十五战国楚.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《下里巴人》系古代民间歌谣,后即以巴人调为民歌的通称。后人用此典含有对民间通俗文化的贬意,或用以谦
指秦东陵侯召平,在秦亡后隐居长安城东种瓜之故事。后以此典比喻弃官归隐田园之人;或用以咏瓜。汉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,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,诛杀淮阴侯韩信。高祖刘邦率军在外,听说淮阴侯被杀,特意派遣使者
源见“屯云”。指祥云。唐骆宾王《咏云酒》:“色泛临砀瑞,香流赴蜀仙。”【词语砀瑞】 汉语大词典:砀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