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弃繻

弃繻

繻(rú如又读xū需):古代出入重要关塞的凭证,在帛上写字,分成两半,出关时取以合符,检验后才得放行。终军在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,他离开故乡(山东济南)前往长安。他步行过函谷关时,守关的官吏交给他一个帛制的繻证,说:“这是你返回时,出函谷关的凭证,合在一起检验后才能放行。”终军说:“男子汉西入京城干一番事业,总不能凭着这个繻证再回来吧!”把繻证扔在地上就走了。后来终军担任谒者官,手持节杖东出函谷关,去巡察各地。守关吏认出是他,对别人说:“这位使者就是先前扔掉繻证的书生啊!”后以此典称颂志向远大,博取功名的年青人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4下《终军传》2814、2819页:“终军字子云,济南人也。少好学,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。年十八,选为博士弟子。”“初,军从济南当诣博士,步入关,关吏予军繻。军问:‘以此何为?’吏曰:‘为复传,还当以合符。’军曰:‘大丈夫西游,终不复传还。’弃繻而去。军为谒者,使行郡国,建节东出关,关吏识之,曰:‘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王绩《晚年叙志示翟处士》:“弃繻频北上,怀剌几西游。” 唐·李世民《入潼关》:“弃繻怀远志,封泥负壮情。” 唐·杜甫《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》:“宓子弹琴邑宰日,终军弃繻英妙时。” 唐·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寄元九》:“蕴藏经国术,轻弃度关繻。” 唐·皮日休《题潼关兰若》:“关吏不劳重借问,弃繻生拟入耶溪。” 宋·司马光《送何济川知汉州》:“复寻题柱迹,重过弃繻年。” 宋·陆游《读史》:“徒步出关胡不可?向来常笑弃繻生。” 明·谢榛《榆河晓发》:“忽忆弃繻者,空渐旅鬓斑。” 明·陈子龙《与客登任城太白楼》:“弃繻入关应明诏,燕市如渑不敢沽。” 明·张煌言《次韵酬林荔堂》:“西台幸有同心侣,愧杀投繻终子军。” 清·吴伟业《寄房师周芮公先生序》:“吾师以陆机入洛之年,弟子亦终军弃繻之岁。” 清·尤侗《贺沈贞蕤探花及第》:“便当弃繻出关去,床下仰看元龙楼。” 清·康有为《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》:“素衣深恐缁尘涴,岂敢投繻入帝京。”


【词语弃繻】   汉语词典:弃繻

猜你喜欢

  • 今日不知明日事

    古人慨叹人生无常之语。意谓活过了今天,不知是否还能活过明天。 也形容生活动荡,后事未卜。语出《通俗编.时序》引宋李殿丞诗:“今日不知明日事。”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.乙编》卷一:“余曩在太学,命市薪六

  • 阿侯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八五南朝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……十五嫁为卢郎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”阿侯是古诗中的人名,为莫愁所生之子。唐诗中常用以指称少年郎、情郎。唐.李贺《绿水辞》

  • 石人

    指王太后怒说汉武帝刘彻是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。后以此典比喻徒有人形,不知好坏。王太后(?——前125年),姓王名娡(Zhì至),右扶风槐里县(今陕西兴平县东南)人。汉景帝刘启皇后,即史称“孝景后”,她

  • 大槐安

    同“大槐国”。清赵翼《夜梦从军为贼所执》诗:“噩梦无端破胆寒,兵氛阑入大槐安。”

  • 不读律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陈矫传》附《陈本》:“子本嗣,历位九卿。所在操纲领,举大体,能使群下自尽。有统御之才,不亲小事,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,优于司马岐等,精练文理。……”三国时,魏陈本,位至九卿。所在处能提

  • 别恨深浦

    同“别君南浦”。宋钱惟演《荷花》诗:“别恨抛深浦,遗香逐画桡。”

  • 东家处子

    同“东家子”。林学衡《艳体》诗之一:“东家处子三年怨,南国佳人绝代容。”【词语东家处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家处子

  • 求凰引

    同“求凰弄”。清 王庆澜《懒画眉.题龚琴溪桐阴清赏图》套曲:“兀铮铮是懒嵇康的《广陵》,韵悠悠是渴司马的《求凰引》。”

  • 称贤乐圣

    源见“中圣人”。谓嗜酒。宋史浩《永遇乐.洞天》词:“且衔杯,称贤乐圣,度兹岁晚。”

  • 东风过耳

    同“东风吹马耳”。清 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:“学生在美国……绝无敬师之礼,对于新监督之训,若东风之过耳。”见“东风吹马耳”。【词语东风过耳】  成语:东风过耳汉语大词典:东风过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