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吐哺握发”。唐白居易《和微之春日投简五十韵》:“重士过三哺,轻才抵一铢。”
同“东海孝妇”。明徐渭《送某人之台州》诗:“南冠琴两奏,东海旱三年。”
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指大风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议迁》:“[旦惊介]呀,你衣巾那里去了?怪来踪,为甚的科头来坐长松下,莫不是道遇龙山落帽风?”【词语龙山落帽风】 汉语大词典:龙山落帽风
同“烧琴煮鹤”。䰞,通“煮”。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:“焚琴䰞鹤,伧父所为。”
《易.晋》:“晋,进也。明出地上。”后以“晋明”谓英明,圣明。宋沈遘《贺正表》之三:“伏以具物于春……恭惟陛下临教保民,晋明烛蔀。”【词语晋明】 汉语大词典:晋明
《吕氏春秋.本味》载:汤得伊尹,伊尹为汤历数天下至美之味,曰:“君之国小,不足以具之,为天子然后可具。”“非先为天子,不可得而具。天子不可强为,必先知道。道者止彼在己,己成而天子成,天子成则至味具。故
同“洛阳才子”。唐孟郊《寄崔纯亮》诗:“唯馀洛阳子,郁郁恨常多。”
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、“中流击楫”。形容杀敌心切,志节慷慨。清 浴日生《海国英雄记.坐朝》:“但凭着这肝胆轮囷,枕戈击楫,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!”并列 楫,船桨。枕着兵器,拍打船桨。形容斗志昂扬,迫切要求投
寄:依附。原指文章著述因袭别人。后比喻依附别人,不能自立。张融(事迹见前“量体裁衣”条)为人恃才傲物,常叹息说:“不恨我不见古人,所恨古人又不来见我。”曾作《门律》,于自序中阐述了他对写文章的看法。他
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(河南尹李膺)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,皆不得白。融欲观其人,故造膺门。语门者曰:‘我是李君通家子弟。’门者言之。膺请融,问曰:‘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?’融曰:‘然。先君孔子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