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拔苗助长

拔苗助长

同“揠苗助长”。郭沫若《雄鸡集.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》:“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,叫做‘拔苗助长’。结果被拔起来的苗不仅不能成长,反而枯槁了。”


见“揠苗助长”。


解释把禾苗拔高,帮助它生长。比喻强求速成,有害无益。

出处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,谓其人曰:‘今日病矣!予助苗长矣!’其子趋而往视之,苗则槁矣!”

孟子在同公孙丑讨论言辞和感情之间的关系时,说自己既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,又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。公孙丑问:“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?”孟子说:“这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楚。这种气,最伟大、最刚强,用正当的方法去培养它而不加损伤,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。这种气,必须与正义和道义相配合;假如不这样,就衰败了。它是集中正义而产生的,而非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得到的。假如问心有愧,也就衰败了。所以我说,告子不懂得义,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。施行仁义一定会有福,但是不能只是因为求福而去施行仁义;心里不能忘了道义,但也不能忽视规律而助其生长,不能像宋国人那样。宋国有个人,担心禾苗不长而去把它拔高,然后十分疲倦地回到家。对家人说:‘今天真累,我帮助禾苗长高了。’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,禾苗已经枯萎了。其实,天下之人都有拔苗助长的心态。认为没有好处而不施仁义者,就像不耕耘田地的人;违背规律而强施仁义者,就像拔苗助长的人,不但没有好处,反倒有害处。”

近义欲速不达

反义循序渐进

例句

希望家长不要违背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,去干拔苗助长的蠢事。


【词语拔苗助长】  成语:拔苗助长汉语词典:拔苗助长

猜你喜欢

  • 壶公杖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仙道出行所持的竹杖。明汤胤勣《游仙》诗:“半酣骑着壶公杖,直溯黄河到水源。”

  • 屏风误点

    唐.白居易辑撰,宋.孔传续撰的《白孔六贴.图画》:“(三国吴)曹不兴误点屏风,因就画为蝇,孙权谓是真,以手弹之。”三国吴画家曹不兴奉命为孙权作画屏风,误落墨点儿,于是将其改绘成蝇状。孙权以为真蝇落在上

  • 青蚨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五〇引汉刘安《淮南万毕术》:“青蚨还钱:青蚨一名鱼,或曰蒲,以其子母各等,置瓮中,埋东行阴垣下,三日后开之,即相从。以母血涂八十一钱,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,以其钱更互市,置子用母,置母用

  • 知足不殆

    见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。【词语知足不殆】  成语:知足不殆汉语大词典:知足不殆

  • 孔璋书檄

    源见“檄医头疾”。借指善写公文,精辟动人。孔璋,陈琳字。宋吴潜《满江红.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》词:“露驿星程,又还控、西风征辔。原自有、孔璋书檄,元龙豪气。”

  • 成名竖子

    源见“广武叹”。指侥幸得志之庸人。金元好问《楚汉战处》诗:“原野犹应厌膏血,风云长遣动心魂。成名竖子知谁谓,拟唤狂生与细论。”

  • 建瓴之势

    见“高屋建瓴”条。【词语建瓴之势】  成语:建瓴之势

  • 丁令归来

    同“丁令还乡”。清吴伟业《鲞鹤》诗:“丁令归来寄素书,羽毛零落待何如?”

  • 鼓盆

    《庄子.至乐》:“庄子妻死,惠子吊之,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。”成玄英疏:“盆,瓦缶也。庄子知生死之不二,达哀乐之为一,是以妻亡不哭,鼓盆而歌。”后用以指丧妻。明顾大典《青衫记.元白揣摩》:“壮岁鼓盆,

  • 北斗以南

    同“北斗以南一人”。宋秦观《和东坡》:“不将俗物碍天真,北斗以南能几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