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珠连璧合”。比喻美好的事物汇聚一起。北周庾信《周圆丘歌.昭夏》:“连珠合璧,重光来。”明徐复祚《红梨记.诉衷》:“尽道是连珠合璧,却无由尊酒杯茶。”见“珠联璧合”。明·徐复祚《红梨记·诉衷》:“
同“郑玄家婢”。清李渔《意中缘.会真》:“乌鸦怎入凤凰巢,便做个康成婢也福难消。”
《论语.为政》:“四十而不惑。”后因以“不惑”为四十岁的代称。晋陶潜《饮酒》诗之十六:“行行向不惑,淹留遂无成。”清方文《初度》诗:“行年将不惑,学道尚无闻。”【词语不惑】 汉语大词典:不惑
同”盲人摸象”。李劼人《天魔舞》二六章:“不弄清楚,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,岂不等于瞎子摸象?”主谓 比喻观察事物以片面的观点来概括全面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32载:相传有几个瞎子在抚摸大象的躯体,各人都
栖息在蚊子眉睫上的小虫。比喻极小之物。《列子.汤问》:“江浦之间,生么虫,其名曰焦螟,群飞而集于蚊睫,弗相触也;栖宿去来,蚊弗觉也。”么虫:细虫。
同“叉手吟”。明高启《送张贡士祥会试京师》诗:“入场叉手万言就,众目一叶惊先穿。”
《公羊传.隐公元年》:“元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春者何?岁之始也。”后以“一元复始”为新的一年的开始。并常以下句“万象更新”合成春联。《文学报》1983.2.17:“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值此新春佳节,我们
《左传.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?食土之毛,谁非君臣?”毛,地上所生的植物,可供食用以养人。践,踏、踩。“食毛践土”意思是说,所食之物和所居住的土地,都是国君的恩赐。后用为封建士大夫感戴君恩之
同“亡家走狗”。元无名氏《货郎旦》三折:“记的那洛河岸一似亡家犬,拿住俺将麻绳缠。”【词语亡家犬】 汉语大词典:亡家犬
见〔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〕。述补 教诲人家从不厌倦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’”朱自清《教育家夏丐尊先生》:“夏先生才真是一位~的教育家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