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指鹿为马

指鹿为马

赵高专权,故意把鹿说成是马,以测验秦二世和群臣对于服从自己主张之态度如何?后以此典比喻飞扬跋扈,颠倒是非,打击异己。赵高(?——前207年),原是赵国贵族,通狱法,入秦宫为宦官,管事二十多年,任中车府令,兼行符玺令事。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。秦始皇死,他与丞相李斯伪造遗诏,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,私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,自任郎中令(九卿之一,主管守卫宫殿门户),居中用事,控制朝政,掌握大权,赋役繁重,刑政苛暴,导致陈胜、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。他杀丞相李斯,自任丞相(最高官职,百官之长,辅佐皇帝,综理全国政务)。这时,赵高想作乱,担心群臣不听从他的,便先作试验,牵了一只鹿来献给秦二世胡亥,说:“这是马。”秦二世笑着说:“丞相弄错了吧?你把鹿说成马了。”秦二世问左右大臣,左右大臣有的沉默不作声,有的附和赵高说是马,有的直言说是鹿,赵高后来在暗中将直言说是鹿的臣子加以陷害治罪。以后群臣都害怕赵高,打击异己。此典又作“苑鹿化马”、“鹿是马”、“秦庭指鹿”、“赵高指鹿”、“鹿为马”、“指鹿”、“鹿马”、“指马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6《秦始皇本纪》273页:“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二世,曰:‘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误邪?谓鹿为马。’问左右,左右或默,或言马以阿顺(曲意逢迎)赵高。或言鹿,高因阴中(zhòng众,中伤;陷害)诸言鹿者以法。后群臣皆畏高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野蒲变而为脯,苑鹿化以为马。” 唐·杜甫《奉赠卢五丈》:“休传鹿是马,莫信鵩如鸮。” 唐·贺兰进明《古意》之二:“秦庭初指鹿,群盗满山东。” 唐·于濆《秦原览古》:“汉祖竟为龙,赵高徒指鹿。” 宋·王安石《桃源行》:“望夷宫中鹿为马,秦人半死长城下。” 宋·苏轼《骊山三绝句》之二:“几变雕墙几变灰,举烽指鹿事悠哉。” 宋·陆游《寓怀》之四:“鲍鱼载沙丘,鹿马献阿房。” 清·李渔《怜香伴·拷婢》:“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,却也是以羊易牛。”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指马谁攻丞相诈,入林都畏阮生狂。”


兼语 指着鹿,说是马。比喻公然歪曲事实,颠倒是非。语本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二世,曰:‘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误邪?谓鹿为马。’问左右,左右或默,或言马以阿顺赵高。或言鹿者,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,后群臣皆畏高。”吕明辉《尴尬一回》:“祖继民心里明白,是钱的作用使他敢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有意颠倒是非方面。也作“马鹿易形”、“指鹿作马”、“凿空指鹿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八月己亥,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二世,曰:‘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误邪? 谓鹿为马。’向左右,左右或默,或言马以阿顺赵高,或言鹿。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。后群臣皆畏高。”

【今译】 秦二世时,丞相赵高意图叛乱,恐怕群臣不听他的,于是先考验一下,献头鹿给秦二世,说:“这是马。”二世笑道:“丞相搞错了吧? 把鹿说成马。”问左右臣子,有的沉默,有的说是马来附合赵高,有的直言是鹿。赵高将说鹿的臣子都暗中治罪。后来群臣都畏惧赵高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混淆视听,颠倒黑白。

【典形】 鹿马、鹿是马、鹿为马、秦庭指鹿、苑鹿化马、赵高指鹿、指鹿、指鹿为马、指鹿做马、指马、鹿马人眩、鹿忽为马、指鹿元臣。

【示例】

〔鹿马〕 宋·陆游《寓怀》之四:“鲍鱼载沙丘,鹿马献阿房。”

〔鹿是马〕 唐·杜甫《奉赠卢五丈》:“休传鹿是马,莫信鵩如鸮。”

〔鹿为马〕 宋·王安石 《桃源行》:“望夷宫中鹿为马,秦人半死长城下。”

〔秦庭指鹿〕 唐·贺兰进明《古意》之二:“秦庭初指鹿,群盗满山东。”

〔苑鹿化马〕 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野蒲变而为脯,苑鹿化以为马。”

〔赵高指鹿〕 唐·于濆《秦原览古》:“汉祖竟为龙,赵高徒指鹿。”

〔指鹿〕 宋·苏轼《骊山三绝句》之二:“几变雕墙几变灰,举烽指鹿事悠哉。”

〔指鹿为马〕 古诗《折杨柳行》:“指鹿用为马,胡亥以丧躯。”

〔指马〕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指马谁攻丞相诈,入林都畏阮生狂。”


【词语指鹿为马】  成语:指鹿为马汉语词典:指鹿为马

猜你喜欢

  • 床下蚁

    同“床前牛蚁”。宋苏轼《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》:“病客巧闻床下蚁,痴人强觑棘端猴。”

  • 祝网三驱

    源见“网开三面”、“三驱”。为帝王广施仁德的典故。明詹同《出猎图》诗:“焉知祝网三驱意,但醉氍毹紫塞间。”

  • 歌唐虞

    参见:歌遗民

  • 党人碑

    《宋史记事本末》卷四十九《蔡京擅国》:“(宋徽宗崇宁元年)九月己亥,立党人碑于端礼门,籍元符末上书人,分邪、正等黜陟之。时元祐、元符末群贤贬窜死徙者略尽,蔡京犹未惬意,乃与其客强浚明、叶梦得,籍宰执司

  • 南腔北调

    清代赵翼《檐曝杂记.庆典》:“每数十步间一戏台,南腔北调,备四方之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壁上悬的画是楷书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两边一副笺纸的联,上写着:‘三间东倒西歪屋,一个南腔北调人。’”后多用

  • 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

    出、拔:超出。萃:草丛生。比喻聚在一起的人或物。 意谓才德超出众人之上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圣人之于民,亦类也。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有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六0回:“文有(

  • 鱼相忘乎江湖,人相忘乎道术

    鱼游于江湖之中,极端舒适,忘记了自己在水里;人游于大道之中,逍遥自得,忘记了自己所依赖的道术。 表示自己与周围事物已完全适应。语出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孔子曰:‘鱼相造乎水,人相造乎道。相造乎水者,穿

  • 白犬

    《抱朴子.内篇.仙药》:“欲求芝草,入名山,必以三月九月,此山开出神药之月也……带灵宝符,牵白犬,抱白鸡,以白盐一斗,及开山符檄,著大石上,执吴唐草一把以入山,山神喜,必得芝也。”白犬,是古时方术之士

  • 大槐宫殿

    同“大槐宫”。宋廖行之《如梦令.记梦》词:“雨歇凉生枕簟,不梦大槐宫殿。惟对谪仙人,一笑高情睠睠。”

  • 孝若归省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七晋.夏侯孝若(湛)《东方朔画赞.序》:“大人来守此国。仆自京都,言归定省,睹先生之县邑,想先生之高风……乃作颂焉。”晋人夏侯湛字孝若,有才名,美仪容,在回家省亲时感触奋发,写下了《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