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狂澜于既倒
见〔回狂澜于既倒〕。
见〔回狂澜于既倒〕。
源见“养老马”。为怜惜被弃之才的典型人物。唐李白《天马歌》:“愿逢田子方,恻然为我悲。”
《文选》卷五十六晋.张孟阳(载)《剑阁铭》唐.李善注:“臧荣褚《晋书》曰:‘张载父收,为蜀郡太守。载随父入蜀,作《剑阁铭》。益州刺史张敏见而奇之,乃表上其文。世祖遣使镌石记焉。’”西晋文学家张载随父入
源见“郢匠挥斤”。指与匠石合作的郢人。喻知己,知音。三国 魏嵇康《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》之十五:“嘉彼钓叟,得鱼忘筌。郢人逝矣,谁可尽言?”【词语郢人】 汉语大词典:郢人
《诗经.小雅.白驹》:“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。毋金玉尔音,而有遐心。”《诗经》中有“毋金玉尔音”之句,意为不要太珍惜你的音讯。后以“金玉音”喻指优美的音乐或文学作品。唐.权德舆《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
《孔子家语.颜回》:“鲁定公问颜回曰:‘子(你)亦闻东野毕之善御(善于驾马车)乎?’对曰:‘善则善矣,虽然,其马将必佚。’后三日,东野毕之马佚两骖。公闻之,召颜回。回至。公曰:‘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
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夫子当路于齐,管仲、晏子之功可复许乎?”赵岐注:“如使夫子得当仕路于齐而可以行道,管夷吾、晏婴之功,宁可复兴乎?”因以“当路”指执政掌权。《史记.平津侯主父列传论》:“主父偃当路
《史记.袁盎鼂错列传》:“盎曰:‘臣闻: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百金之子不骑衡。’”裴骃集解引如淳曰:“骑,倚也。衡,楼殿边栏楯也。”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:“衡,车衡也。骑音倚,谓跨之。”后因以“倚衡”谓倚靠
源见“苌弘化碧”。谓抱恨而死者所流之血。唐李贺《秋来》诗:“秋坟鬼唱鲍家诗,恨血千年土中碧。”唐陆龟蒙《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》之三:“此地最应沾恨血,至今春草不匀生。”【词语恨血】 汉语大词典:恨
同“和氏之璧”。元吴克恭《谷口歌采荣》诗:“哀哉和氏璞,献者楚王城。”
源见“班荆道故”。又《后汉书.陈留老父传》:“桓帝世,党锢事起,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,道逢友人,共班草而言。”谓友人相聚共叙离情。元许有壬《绿头鸭.八月十四日圭塘玩月》词:“任诸君,班荆藉草,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