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万株竹;竹又称“寒玉”。唐代雍陶《韦处士郊居》诗:“门外晚晴秋色老,万条寒玉一溪烟。”【词语万条寒玉】 成语:万条寒玉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。明何景明《田子行》:“明珠暗投反按剑,白璧三献还遭刖。”主谓 楚人和氏得玉璞,两献楚王,受到两次刖足。第三次楚王使主治璞,得白玉,琢以为璧,世称“和氏璧”。后喻
同“醒亦能狂”。清张问陶《三鼓扣茶山门乞酒对饮达旦》诗:“即看一世真游戏,醒醉皆狂两次公。”
源见“南冠楚囚”。钟仪被囚,与之琴,仍奏南音。寓思乡怀土之意。唐温庭筠《上首座相公启》:“成钟仪操乐之规,宽顾悌拜书之恋。”
同“羲和车”。元丁复《燕集六县校官叶仲庸池上分韵已而互相为和次韵下字》:“谁挥鲁阳戈,请驻羲和驾。”
源见“贾生赋鵩”。谓哀其不幸。唐许浑《途经李翰林墓》诗:“碧水鲈鱼思,青山鵩鸟悲。”元方回《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》之二:“相君已抱牺牛悔,京兆空馀鵩鸟悲。”
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下》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”枳:落叶灌木,味苦酸,球形。古人谓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枳。后因以“南橘北枳”比喻同一物
《庄子.让王》:“舜以天下让善卷,善卷曰:‘余立于宇宙之中,冬日衣毛皮,夏日衣葛絺。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食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……’”帝舜以天下让给高士善卷
《后汉书.廉范传》载:东汉廉范,字叔度,任蜀郡太守。前任为防止火灾,严令禁止百姓晚间点灯夜作,但很多人仍偷偷地夜作,火灾依然不断。廉范到任,废除旧令,让人储水备灾。百姓称便,生产发展,民物丰盛。民间作
比喻人的好坏因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。晋代傅玄《太子少傅箴》:“夫金水无常,方圆应形,亦有隐括,习以性成。……故近墨者黑,声和则响清,形正则影直。正人在侧,德义盈堂。鲍肆先入,兰蕙不芳。”【词语近墨者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