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扪虱而谈”。指对时事的独到见解。元陈孚《出门别亲友》诗:“岂无叩角歌,亦有扪虱谈。”
同“燃脐”。宋苏轼《郿坞》诗:“毕竟英雄谁得似,脐脂自照不须灯。”【词语脐脂自照】 成语:脐脂自照汉语大词典:脐脂自照
源见“许由瓢”。指世间烦恼。金元好问《箕山》诗:“尚厌一瓢喧,重负宁所屑。”
同“别鹤操”。唐骆宾王《送王赞府上京参选》诗:“离歌凄妙曲,别操绕繁弦。”
同“芒刺在背”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崔秀才》:“众闻之,无不赧然,如芒在背。”述宾 好像芒刺扎在背上。形容非常不安。语本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宣帝始立,谒在高庙,大将军光从骖乘。上内严惮之,若有芒刺在
同“晨昏温凊”。清 陈裴之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且绿珠、碧玉,徒侈艳情,温凊定省,孰能奉吾老母者?”【词语温凊定省】 成语:温凊定省汉语大词典:温凊定省
同“巢倾卵破”。清张远《鹊巢为童子所破》诗:“巢倾宁问卵,身在竟安之。”
形容金钱万能。语出晋.鲁褒《钱神论》:“谚曰:‘钱无耳,可使鬼’。”后多引作〔有钱能使鬼推磨〕。《金瓶梅》五四回:“有钱能使鬼推磨。方才他说先送煎药,如今都送了来。”明.沈璟《义侠记.萌奸》:“有钱能
源见“山阳笛”。表示感旧伤逝之情。清袁枚《题沈凡民兰亭卷子》诗之一:“酒杯白社秋来忆,玉笛山阳雨后听。”
不因一事,亦作“不经一事”。意思说不经历过这一事,就不能增长对这一事的知识。宋代悟明《联灯会要.道颜禅师》:“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,徒为戏论,虽然如是,不因一事,不长一智。”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