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左传癖”。谓特别嗜好读书。唐高適《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》:“公才山吏部,书癖杜荆州。”【词语书癖】 汉语大词典:书癖
同“郇公厨”。明王世贞《王学士元驭留饮花下作》诗:“毋惊百遍相过语,若到郇厨体自轻。”【词语郇厨】 汉语大词典:郇厨
源见“随阳雁”。指大雁。宋梅尧臣《寄送谢师厚馀姚宰》诗:“君南我赴北,日见阳雁度。”清姚鼐《九日渡湘水》诗:“凉风送阳雁,空景吊阴虬。”【词语阳雁】 汉语大词典:阳雁
《玉台新咏》卷一东汉.宋子侯《董娇饶》:“不知谁家子,提笼行采桑。纤手折其枝,花落何飘飏。请谢彼妹子,何为见损伤。”东汉.宋子侯在《董娇饶》中描述了一位年青美貌的女子,后遂用为泛指美女之典。唐.杜甫《
同“登瀛洲”。明高启《感旧训宋军咨见寄》诗:“大欲干万乘,献策登蓬 瀛。”【词语登蓬瀛】 汉语大词典:登蓬瀛
《庄子.天地》:“通于一而万事毕。”按,“一”指大道。后用“知一万毕”谓理解本质,万事尽通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章句》:“振本而末从,知一而万毕矣。”述补 理解本质而尽知其他。语本《庄子·天地》:
源见“揽辔澄清”。指定国安邦之才。明李梦阳《酬聂监察淮上见寄》诗:“夷门合是投簪地,淮海须凭揽辔才。”【词语揽辔才】 汉语大词典:揽辔才
《诗经.邶风.谷风》:“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德音莫违:及乐同死。”葑,即蔓菁;菲,即萝卜。这里咏采葑菲是比兴手法。诗前小序说,是为讽刺那种“淫于新婚,而其弃旧室,夫妇离绝,国俗伤败”的社会现象,以感化
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比喻友情极深,像胶漆相投,亲密无间。唐白居易《和〈寄乐天〉》:“贤愚类相交,人情之大率;然自古今来,几人号胶漆?”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白居易》:“与元稹极善胶漆,音韵亦同。”【词语胶
《孔子家语.贤君》:“(鲁)哀公问于孔子曰:‘寡人闻忘之甚者,徙宅而忘其妻,有诸?’孔子对曰:‘此犹未甚者也。甚者乃忘其身。’公曰:‘可得而闻乎?’孔子曰:‘昔者夏桀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忘其圣祖之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