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政出多门

政出多门

门,门户,宗派。政出多门,形容主张不一致,各行其是。公元前529年,晋昭公邀诸侯会盟于平丘。在盟会上,郑国大夫子产力争向晋国少纳贡赋。他说,诸侯之间休息甲兵,不搞战争,是好事。但是作为霸主的晋国催征贡赋的使臣无月不至,逼令小国完纳,使得小国无法生存。决定小国生存还是灭亡,就看今天了。会议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,晋国才同意子产的要求。签订盟约之后,子太叔责备子产说:“如果诸侯为此前来讨伐郑国,不是更难对付吗?”子产说:“晋国政事出于很多家族,他们自己先不能一心一德,苟且偷安尚且不及,哪里还有力量讨伐别的国家。一个国家不和别国力争,就会遭到欺凌,还成什么个国家?”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及盟,子产争承,曰:‘……诸侯靖兵,好以为事。行理之命,无月不至。贡之无艺,小国有阙,所以得罪也。诸侯修盟,存小国也。贡献无极,亡可待也。存亡之制,将在今矣。’自日中以争,至于昏,晋人许之。既盟,子太叔咎之曰:‘诸侯若讨,其可渎乎?’子产曰:‘晋政多门,贰偷之不暇,何暇讨?国不竞亦陵,何国之为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武帝记》上:“政出多门,乱其阶矣!”


主谓 政令由许多部门发出。形容领导不力,权力分散,局面混乱。语本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鲁之有季孟,犹晋之有栾范也,政令于是乎成。今其谋曰:‘晋政多门,不可从也。’”宋·苏轼《拟孙权答曹操书》:“汉自威灵以来,上失其道,~,宦官之乱才息,董卓之祸复兴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行政管理方面。→政令不一


【词语政出多门】  成语:政出多门汉语词典:政出多门

猜你喜欢

  • 卞和泣

    同“卞和泣玉”。元何失《感兴》诗之一:“所以卞和泣,千载共沾巾。”

  • 陋巷

    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借指贫寒。宋欧阳修《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》:“陋巷之士,甘藜藿而修仁义,毁誉不干其守,饥寒不累其心。”亦借指贫寒之家。宋苏轼《次韵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》:“王郎濯纨绮,意与陋巷亲。”

  • 随车一雨

    同“随车甘雨”。宋范成大《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》:“天遣贤侯惠此州,随车一雨缓千忧。”

  • 娲炼

    同“娲皇补天”。宋孔传《〈云林石谱〉序》:“凡弃掷于娲炼之余,遁逃于秦鞭之后者,其类不一。”

  • 漆身为厉

    同“漆身吞炭”。厉,癞。金元好问《行斋赋》:“有漆身以为厉,自披发而为狂。”

  • 和凤

    源见“卜凤”。称后妃伴随君主。唐王勃《乾元殿颂序》:“芝庭揖训,远清和凤之仪;兰珮承风,竞峻当熊之节。”【词语和凤】   汉语大词典:和凤

  • 伐木丁丁山更幽

    丁丁( ㄓㄥ ㄓㄥ zhēng zhēng ):刀斧砍树的声音。 一声声伐木的声音使深山更显得幽静。语出唐.杜甫《题张氏隐居二首》:“春山无伴独相求,伐木丁丁山更幽。”明.冯梦龙《精忠旗.奸党商和

  • 乌鹊成桥

    同“乌鹊填桥”。宋张孝祥《雨中花慢》词:“犹自待,青鸾传信,乌鹊成桥。”

  • 春树江东

    源见“云树之思”。谓对远方朋友的思念。宋刘镇《沁园春.题西宗云山楼》词:“㕴吟久,想依依春树,人在江东。”

  • 牛归女婿

    宋代无名氏《锦绣万花谷》:“张允济为武阳令,与元武县邻。元武人有以㹀牛依于妻家八、九年,牛孳产十余头。及将异居,妻家不与,县累考不能决。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,允济令缚牛主,蒙其头,将诣妻家。村中云,捕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