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敝帚千金

敝帚千金

汉.刘珍《东观汉记.光武帝纪》:“上诏让汉将刘禹曰:‘城降,孩儿、老母口数万,一旦放兵纵火,可谓酸鼻。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’”

公元35年春,汉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等率军进剿盘据巴蜀成都的公孙述,汉军受到了顽强抵抗。城破之日,吴汉因痛恨公孙述的顽抗,在下令处死公孙述妻子儿女以及献城大将延岑一家的同时,又叫士兵放火焚烧官城。刘秀得知后,立即派使臣到成都制止,并在诏书中谴责副将刘禹,说自家的敝帚,都享之千金,成都既降,全城老幼都是汉家百姓,为什么还要屠杀迫害他们呢?后因用为比喻自家旧物,也视为珍宝。

三国.魏.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:“里语曰:‘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’斯不自见之患也。”曹丕在这里是借以批评自重其文的狭隘主观主义者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一《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》:“千金敝帚有定价,周玉郑鼠难强名。”


主谓 将坏扫帚看得价值千金。比喻东西虽坏,自己却很珍惜。语本汉·刘珍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”[例]这支钢笔爸爸已经使用了二十年了,虽然破旧,但爸爸~,仍然不去买支新的。△用于描写对不好的东西却很看重。→敝帚自珍 ↔弃若敝屣


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光武皇帝》:“上闻之,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:‘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为酸鼻。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?’”《文选·曹丕〈典论论文〉》:“夫人善于自见,而文非一体,鲜能备善,是以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。里语曰:‘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。’斯不自见之患也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光武帝部将吴汉、刘禹攻破公孙述后,纵兵大掠,放火烧抢。光武帝下诏责备他们,认为百姓家中的物品,都是本人很珍惜的,不应如此暴虐。另曹丕《典论论文》中讲,文章的各种体裁风格,都各具特点,不能兼备求全,人们往往各以所长,去轻视别人的短处。如谚语所说,自己家的破扫帚,也视为珍宝一般。这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缘故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对自己的东西特别珍爱; 也以“敝帚”等表示自谦。

【典形】 弊帚、敝帚、敝帚千金、破敝帚、千金敝帚、千金帚、享帚自珍、珍弊帚、千金市帚、忘敝帚、弊帚自珍。

【示例】

〔弊帚〕 宋·陆游《两日意殊不怪作短歌自遣》:“平生爱酒恨小户,半世为文真弊帚。”

〔敝帚〕 清·唐孙华《都宪揆公书来讯余近状》:“丛残敝帚留余在,几度迟疑手自删。”

〔敝帚千金〕 清·陈大章《送胡卜子南归》:“空说高台收骏骨,只应敝帚享千金。”

〔破敝帚〕 明·袁宏道《甲辰会榜题名至》:“少年爱惜等佛名,今日公然破敝帚。”

〔千金敝帚〕 宋·苏轼《次韵秦观秀才见赠》:“千金敝帚那堪换,我亦淹留岂长算。”

〔千金帚〕 宋·陈与义《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》:“以我千金帚,逢君万斛船。”

〔享帚自珍〕 唐·李善《上文选注表》:“杀青甫就,轻用上闻。享帚自珍,缄石知谬。”

〔珍弊帚〕 宋·陆游《小饮》:“作诗付汝藏,千金珍弊帚。”


【词语敝帚千金】  成语:敝帚千金汉语词典:敝帚千金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人芹

    源见“献芹”。喻指微薄的礼品。清蒋士铨《一片石.祭碑》:“剪纸难招华表鹤,煎茶聊献野人芹。”【词语野人芹】   汉语大词典:野人芹

  • 久安长治

    国家政权巩固,局面长期安定。亦作“长治久安”。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建久安之势,成长治之业,以承祖业,以奉六亲,至孝也;以幸天下,以育群生,至仁也。”见“长治久安”。清·汪琬《尧峰文钞·兵论》:“而其道

  • 徙薪

    同“曲突徙薪”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君道》:“勿惮徙薪之烦,以省焦烂之费。”【词语徙薪】   汉语大词典:徙薪

  • 桂玉一炊

    源见“食玉炊桂”。形容物价昂贵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张秘校喜雪》:“琼瑶万里酒增价,桂玉一炊人少钱。”

  • 铸六州铁

    源见“铸成大错”。指造成大错。清 丘逢甲《海军衙门歌同温慕卿柳同年作》:“楼船又属今将军,会须重铸六州铁。”

  • 月户

    源见“玉斧修月”。神话传说中修月的人家。喻善作文者。元王恽《追挽元遗山先生》诗:“天机翻锦馀官样,月户量工更苦心。”【词语月户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户

  • 碧血

    源见“苌弘化碧”。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。元郑元祐《汝阳张御史死节歌》:“孤忠既定明丹心,三年犹须化碧血。”清魏麐徵《于忠肃祠》诗:“丹心纵死还如铁,碧血长埋未化磷。”也引申指为国牺牲的精神。清陈维崧《减

  • 大谢

    南朝.梁.钟嵘《诗品》卷上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》:“其源出于陈思,杂有景阳之体。故尚巧似,而逸荡过之。颇以繁富为累。嵘谓若人兴多才高,寓目辄书,内无乏思,外无遗物,其繁富,宜哉!然名章迥句,处处间起,丽

  • 王姬

    《诗.召南.何彼襛矣序》:“何彼襛矣,美王姬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王姬,武王女,姬,周姓也。”后因以“王姬”称帝王或诸侯之女。北周庾信《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》:“春则帝女采桑,秋则王姬筑馆

  • 涤瑕荡秽

    除去污秽恶丑。东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百姓涤瑕荡秽,而镜至清。”并列 比喻清除不正之风和陈旧恶习。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百姓~,而镜至清。”△多用于对腐败现象的态度。←→藏污纳垢 藏垢纳污。也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