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易如反掌

易如反掌

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以齐王,由反掌也。”赵岐注:“以齐国之大,而行王道,其易若反手耳。”后以“易如反掌”形容成事极其容易。《北史.裴矩传》:“以国家威德,将士骁雄,泛濛汜而扬旌,越昆仑而跃马,易如反掌,何往不至?”


主谓 反掌,翻转手掌。容易得像翻一下手掌。语本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齐王,由反手也。”赵岐注:“以齐国之大,而行王道,其易若反手耳。”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车速较高,博士王高度集中精力,观察着前方的车辆、行人和路面状况,不时抽空扫一遍后视镜,后面的蓝色桑塔纳已被其他车阻挡在一公里以外,博士王此时如果要甩脱他们,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形容成事极易。→轻而易举 易如拾芥 垂手可得 易如破竹 易于拾遗 不费吹灰之力 ↔难于登天 谈何容易 大海捞针。也作“反掌之易”、“易如翻掌”、“易同反掌”、“易于反手”、“易于反掌”、“易于覆手”。


【词语易如反掌】  成语:易如反掌汉语词典:易如反掌

猜你喜欢

  • 羽林骑

    《汉书.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羽林掌送从,次期门,武帝 太初元年初置,名曰建章营骑,后更名羽林骑。”盖取为国羽翼、如林之盛之意。一说,象天文羽林星,主车骑。后因以“羽林骑”为皇家禁卫军的通称。北周王褒《从

  • 士为知己者死

    《战国策.赵策一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吾其报知氏矣。”春秋时,晋人豫让在投奔知伯后,受到重视与尊敬。后赵襄子杀死了知伯,并漆了他的头骨作饮器(或说为溺器)。豫让逃到山中,时刻准备刺杀赵襄子

  • 鼎鼐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。唐苏颋《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》:“鼎鼐递袭,簪缨相望。”【词语鼎鼐】   汉语大词典:鼎鼐

  • 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

    庶人:老百姓。议:非议,批评。 天下太平,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”《宋书.王敬弘传》:“太祖尝问为政得失,敬弘对曰:‘天下有道,庶人不议。’上高其言。”宋

  • 侯印不闻封李广

    同“李广难封”。唐温庭筠《伤温德彝》诗:“侯印不闻封李广,他人丘垄似天山。”

  • 行糜

    《礼记.月令》:“〔仲秋之月〕养衰老,授几杖,行糜粥饮食。”行糜,赐糜粥。后以谓行仁政。南朝 陈徐陵《与梁太尉王僧辩书》:“行糜仲月,王政无塞;分谷高年,仁风斯远。”【词语行糜】   汉语大词典:行糜

  • 北斗以南一人

    《新唐书.狄仁杰传》:“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,当使绝域。仁杰谓曰:‘君可贻亲万里忧乎?’诣长史蔺 仁基请代行。仁基咨美其谊,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,相语曰:‘吾等可少愧矣!’则相待如初,每曰:‘狄公之

  • 朱衣使者

    源见“朱衣点头”。借指科举考试官。清李渔《凰求凤.翻卷》:“小生带天聋地哑,外扮朱衣使者,执簿随上。”偏正 科举考官。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翻卷》:“小生带天聋地哑,外扮~,执簿随上。”△用于科举方面。【

  • 牛郎织女

    明冯应京《月令广义.七月令》引南朝 梁殷芸《小说》:“天河之东有织女,天帝之子也。年年机杼劳役,织成方锦天衣,容貌不暇整。帝怜其独处,许嫁河西牵牛郎。嫁后遂废织纴。天帝怒,责令归河东,许一年一度相会。

  • 高阳伴侣

    源见“高阳酒徒”。指酒友。宋方千里《宴清都》词:“行人又落天涯,但怅望、高阳伴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