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蔬水曲肱”。形容随遇而适,安贫乐道。宋陆游《秋夜读书有感》诗:“但令吾道常无坠,饮水何妨枕曲肱。”【词语枕曲肱】 汉语大词典:枕曲肱
源见“祝融”。借指火或火烧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经籍会通一》:“其家虑恐兵遁图谶干犯禁条,悉付祝融氏,及收拾烬余,存者又无几矣。”【词语祝融氏】 汉语大词典:祝融氏
隋薛道衡《人日思归》诗:“入春才七日,离家已二年。人归落雁后,思发在花前。”后因以“思发花前”形容归心急切。宋 陈坦之《沁园春》词:“思发花前,人归雁后,误记归帆千里舟。”
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谓感悟世态炎凉。唐王適《蜀中言怀》诗:“老少悲颜驷,盈虚悟翟公。”
源见“远山眉”。借指美女。唐韩偓《五更》诗:“绣被拥娇寒,眉山正愁绝。”清洪昇《长生殿.惊变》:“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,子待借小饮对眉山。”【词语眉山】 汉语大词典:眉山
源见“吐哺握发”。用以形容求才心切,殷勤待士。《资治通鉴.梁武帝中大通三年》:“会高欢东出,元忠乘露车,载素筝浊酒以奉迎,欢闻其酒客,未即见之。元忠……谓门者曰:‘本言公招延俊杰,今闻国士到门,不吐哺
《汉书.陈万年传》:“陈万年,字幼公,沛郡相人也。子咸字子康,年十八,以万年任为郎。有异材,抗直,数言事,刺议近臣,书数十上,迁为左曹。万年尝病,召咸教戒於床下,语至夜半,咸睡,头触屏风、万年大怒。”
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指老子。明高启《与王隐君宿宁贞道馆》诗:“愿从希夷游,稽首青牛翁。”【词语青牛翁】 汉语大词典:青牛翁
源见“白鱼入舟”。指传说中武王伐纣时预兆王朝勃兴的赤乌。宋苏舜钦《符瑞》:“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,皆以正德为受命之符,至于陈大电、大虹、巨迹、白狼、流火之乌,皆诡谲阔淡,甚可羞也。’所言大概如此。”
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具有雄才大志的人。明文徵明《送顾百彊南京刑部》诗:“海上鲲鹏方振翼,天涯鸿雁惜离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