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七宝鞭”。谓匆遽奔走,设计脱身。元 周霆震《杜鹃行》:“投鞭七宝委道侧,落花送客惭春恩。”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怀才不遇者。清蒲松龄《大江东去.寄王如水》词:“天孙老矣,颠倒了、天下几多杰士?蕊宫榜放,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。”
源见“精贯虱心”。形容功力深厚,射技精湛。宋刘克庄《观射》诗:“各自分牛脔,何曾贯虱心?”
同“髀肉复生”。唐白居易《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》诗:“战袍破犹在,髀肉生欲圆。”
源见“啸诺”。指主管官员在文件上签字,表示同意照办。后为官场行文程式。《北史.令狐整传》:“寡人当委以庶务,画诺而已。”【词语画诺】 汉语大词典:画诺
《国语.周语下》:“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,经纬不爽,文之象也。”本指以天地为法度。后以“经天纬地”谓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《周书.静帝纪》:“藉祖考之休,凭宰辅之力,经天纬地,四海晏如。”南唐张绍《冲佑观
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三公的官署或宅第。宋柳永《永遇乐》词之二:“棠郊成政,槐府登贤,非久定须归去。”宋万俟咏《三台.清明应制》词:“清明看,汉宫传蜡炬,散翠烟,飞入槐府。”【词语槐府】 汉语大词典:
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载:孔子序《书》删《诗》。《论语.述而》孔子自称“述而不作”。后因以“删述”谓著述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宗经》:“自夫子删述,而大宝咸耀。”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一:“我志在删述,重辉
同“梓桑”。五代翁承赞《奉使封闽王归京洛》诗:“此去愿言归梓里,预凭魂梦展维桑。”【词语梓里】 汉语大词典:梓里
表示不能与非类为伍。语出《论语.微子》:“夫子怃然曰:‘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?而谁与?’”《淮南子.主术训》:“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,其类异也。”《后汉书.郅恽传》:“恽谓(郑)敬曰:‘天生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