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有脚阳春

有脚阳春

五代后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下.有脚阳春》:“宋璟爱民恤物,朝野归美,时人咸谓璟为‘有脚阳春’,言所至之处,如阳春煦物也。”

后因用为比喻施行德政的地方官吏之典。

宋.李昴英《文溪词.摸鱼儿.送王子文知太平州》词:“丹山碧水含离恨,有脚阳春难驻。”宋.杨万里《送吉守赵山夫移广东提刑》诗:“阳春有脚来江城,银汉乘槎移使星。”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.劝农》:“阳春有脚,经过百姓人家。”


偏正 阳春,温暖的春天,比喻德政。旧时用以赞美有德政的地方官员。典出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有脚阳春》宋璟爱民恤物,朝野归美,时人咸谓璟为“有脚阳春”,言所至之处,如阳春煦物也。宋·李昂英《摸鱼儿·送王子文知太平州》:“丹山碧水含离恨,~难驻。”△褒义。古代用以颂扬良吏。也作“阳春有脚”。


【典源】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:“宋璟爱民恤物,朝野归美,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,言所至之处,如阳春煦物也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宰相宋璟仁政爱民,体恤下情,朝野上下一致称美,人们都说他像长了脚的春天,给所到之处都带来温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官吏有德政。

【典形】春风有脚、春有脚、君到自阳春、青阳有脚、阳春有脚、有脚阳春、到处有阳春、阳春来寒谷。

【示例】

〔春风有脚〕 宋·张孝祥《从吴伯承乞茶》:“春风有脚家家到,定为麄官不见分。”

〔春有脚〕 明·杨慎《凤栖梧·送薛曲泉之镇雄》:“借寇歌廉春有脚,皂盖朱轓,辉映江阳郭。”

〔君到自阳春〕 明·高启《暮春送陈郎中》:“莫言花已尽,君到自阳春。”

〔青阳有脚〕 明·杨慎《喜迁莺·贺薛曲泉抚台》:“青阳有脚,喜五马重临,江阳城郭。”

〔阳春有脚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阳春有脚,经过百姓人家。”

〔有脚阳春〕 宋·李昴英《摸鱼儿·送王子文知太平州》:“丹山碧水含离恨,有脚阳春难驻。”


【词语有脚阳春】  成语:有脚阳春汉语词典:有脚阳春

猜你喜欢

  • 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

    天:指所依靠的事物。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,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。语出《三国志.吴志.陆凯传》:“先帝叹曰:‘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衣其次也。三者,孤存之于心。’”《宋书.文帝纪》:“元嘉二十年二月壬

  • 生入玉关

    源见“玉关人老”。指戍边归来。清顾炎武《塞下曲》之二:“陛下宽仁多不杀,可能生入玉关无?”

  • 塞上马

    同“塞翁马”。宋王安石《戏赠叶致远直讲》诗:“忘情塞上马,适志梦中蝶。”【词语塞上马】   汉语大词典:塞上马

  • 季伦沼

    参见:季伦园

  • 眉宇

    眉和目是面貌的主要部分,人的气质常在此显现。面之有眉,犹屋之有宇。因作为容颜的代称。《新唐书.元德秀传》:“房琯每见德秀,叹息曰:‘见紫芝眉宇,使人名利之心都尽。’”紫芝:德秀字。旧亦以“芝宇”作为“

  • 张罗门

    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谓冷寂的门庭。清 张佩伦《竹坡见梦用杜工部梦李白韵》:“侧闻张罗门,秋深无爵坠。”

  • 公孙粥

    同“滹沱麦饭”。清袁枚《秋夕偕元敬符访堇浦编修》诗:“日暮难得屠门肉,相逢暂食公孙粥。”

  • 季布诺

    同“季布千金诺”。唐宋之问《在贵州与修史学士吴兢书》:“季布之诺,乃重于黄金;延陵之许,竟悬于宝剑。”唐李嘉祐《送李中丞杨判官》诗:“能全季布诺,不道鲁连功。”

  • 变豹

    《易.革》:“君子豹变,其文蔚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上六居‘革’之终,变道已成,君子处之,虽不能同九五革命创制,如虎文之彪炳,然亦润色鸿业,如豹纹之蔚缛。”后以“变豹”比喻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。亦指随机应变

  • 水渰蓝桥

    源见“蓝桥”。谓男女欢会。渰,淹。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四折:“做了个云迷楚岫,水渰蓝桥。”主谓 比喻男女欢会之事不成或情侣分离。相传唐·裴航在蓝桥驿遇仙女云英,求得白玉杵臼捣药,终结为夫妇。事见《太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