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李斯叹黄犬

李斯叹黄犬

指李斯被诬腰斩,临刑前,他自叹再想牵黄狗去打猎,不可能了!后以此典比喻仕途险恶、蒙冤而死,追悔莫及。李斯(?——前208年),楚国上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)人。曾为郡之小吏员,后从荀卿学习。战国末年到秦国(都咸阳,今陕西咸阳东北),初为吕不韦舍人(左右亲近之官),后被秦王政(秦始皇)任为客卿(在秦国做官之外国人,以客礼相待)。秦王政十年(前237年)以韩国水工郑国事件,宗室贵族建议逐客,李斯上《谏逐客书》谏阻,为秦王政所采纳。不久官为廷尉(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,九卿之一)。他建议对齐、楚、燕、赵、魏、韩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,对秦始皇统一六国,起了较大作用。秦统一六国后,李斯任丞相(百官之长,辅佐皇帝,综理全国政务)。秦始皇死后,他追随赵高,合谋伪造遗诏,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,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,即秦二世。后为赵高妒忌,诬陷李斯谋反罪,秦二世二年(前208年)七月,李斯被判决在咸阳市腰斩处死。当李斯牵出监狱时,和他二儿子一同被押解,便回头对他二儿子说:“我想和你再牵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,还做得到吗!”于是李斯父子相向哭泣,李斯及属于三族的人都被处死。此典又作“悲东门”、“上蔡逐猎”、“上蔡苍鹰”、“叹黄犬”、“上蔡牵黄犬”、“悼上蔡”、“东门逐兔”、“黄犬悲”、“黄犬叹”、“李斯犬”、“东门黄犬”、“东门狗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7《李斯列传》2562页:“论腰斩咸阳市。斯出狱,与其中子俱执,顾谓其中子曰:‘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’遂父子相哭,而夷(杀)三族(父母、兄弟、妻子三族)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三国魏·阮籍《咏怀诗》之十三:“李公悲东门,苏子挟三河。”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南阳校书,去之已远;上蔡逐猎,知之何晚。” 唐·李白《行路难》之三:“华亭鹤唳讵闻,上蔡苍鹰何足道。” 李白《襄阳歌》:“咸阳市中叹黄犬,何如月下倾金罍?” 唐·刘禹锡《题敲器图》:“无因上蔡牵黄犬,愿作丹徒一布衣。” 唐·柳宗元《佩韦赋》:“斯委儒以从邪兮,悼上蔡其何补!” 元·白朴《水调歌头·咸阳怀古》:“方叹东门逐兔,又慨中原失鹿,草昧起英雄。” 元·张养浩《沉醉东风》:“李斯有黄犬悲,陆机有华亭叹。” 明·高启《哭临川公》:“竟成黄犬叹,莫遂白鸥期。” 清·王夫之《读甘蔗生遣兴诗》:“李斯犬在难成虎,宾孟鸡全岂似鸾。” 清·丘逢甲《次韵奉答藕华》:“东门黄犬华亭鹤,都入香山感事来。” 清·董以宁《行路难》:“后人更忆华亭鹤,前人已叹东门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计日受奉

    《后汉书.羊陟传》:羊陟字嗣祖,太山梁父人。拜侍御史,再迁冀州刺史。“帝嘉之,拜陟河南尹。计日受奉,常食干饭茹菜,禁制豪右,京师惮之。”东汉人羊陟,为官清正廉洁,任河南尹时,他按照实际工作日计日领受俸

  • 忆莼羹

    同“忆莼鲈”。宋陆游《芒屦》诗:“清秋故不远,回首忆莼羹。”【词语忆莼羹】   汉语大词典:忆莼羹

  • 谋野

    源见“适野谋”。指策划于野外。明陈子龙《杂诗》之三:“谋野愧良筹,循荒适孤尚。”清曾国藩《李勇毅公神道碑》:“与胡文忠公并辔谋野,周览形势。”【词语谋野】   汉语大词典:谋野

  • 留侯慕赤松

    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载:张良(字子房,封留侯)从上击代,出奇计马邑下,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。自信:“‘家世相韩,及韩灭,不爱万金之资,为韩报仇强秦,天下振动。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,封万户,位列侯,此布衣

  • 画空寻迹

    北齐.刘昼《刘子新论.忘瑕第二十六》(卷五):“荆岫之玉,必舍纤瑕,骊龙之珠,亦有微颣(lèi疵),然驰光于千里,飞价于侯王者,以小恶不足以伤其大美也。今忌人之细短,忘人之所长,以此招贤,是画空而寻迹

  • 破帽吹风

    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咏名士游宴潇洒脱俗。宋韩元吉《朝中措.辛丑重阳日》词:“不惜归鞍照月,直教破帽吹风。”

  • 舞鹤乘轩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戏称自己与友人出行。唐孟浩然《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》诗:“舞鹤乘轩至,游鱼拥钓来。”

  • 乐羊子妻

    《后汉书.列女传.乐羊子妻》:“河南乐羊子之妻者,不知何氏之女也。羊子尝行路,得遗金一饼,还以与妻。妻曰:‘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(孔子认为“盗泉”名字不义,故不饮。见本书“渴不饮盗泉水”),廉者不受嗟

  • 湘子染花

    唐.杜光庭《仙传拾遗.韩愈外甥》:“唐吏部侍郎韩愈外甥,忘其名姓。幼而落拓,不读书,好饮酒。弱冠往洛下省骨肉,乃慕云水不归。仅二十年,杳绝音信。元和(唐宪宗年号)中,忽归长安……吏部甚奇之,问其修道,

  • 虹饮井

    《汉书.武丘子传.燕刺王旦传》:“是时天雨,虹下属宫中饮井水,井水竭。”传说虹能吸饮。后遂用为咏虹之典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十四《暮归舟中》诗:“断虹低饮涧,落日远衔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