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松枝挂剑

松枝挂剑

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称扬其极重信义。唐张九龄《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》:“官供羽仗,士惜人琴。已矣终古,平生德音。松枝挂剑,碑字生金。”


偏正 把剑挂在松树枝上。语本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季札之初使,北过徐君。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,未献。还至徐,徐君已死。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(挂)之徐君冢树而去。从曰者:‘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’季子曰:‘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。岂以死倍吾心哉!’”后用“松枝挂剑”比喻尊重信义。唐·张九龄《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》:“已矣终古,平生德音。~,碑字生金。”△多用于描述诚信之人事。 →一诺千金 ↔言而无信


【词语松枝挂剑】  成语:松枝挂剑汉语词典:松枝挂剑

猜你喜欢

  • 鹏翼垂云

    同“鹏翼垂天”。元袁桷《潘孟阳上书不报归里作五咏》之一:“鹏翼垂云来,魂气与之俱。”

  • 渴骥奔泉

    《新唐书.徐浩传》:“尝书四十二幅屏,八体皆备,草隶尤工,世状其法曰:‘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’云。”“渴骥奔泉”原是唐人形容徐浩书法体势,后用以形容书法笔势矫健。元.袁桷《清容居士集》九《次韵张希孟凝云

  • 美玉经三火

    《吕氏春秋.士容》:“故君子之容,纯乎其若钟山之玉,桔乎其若陵上之木。”高诱注:“纯,美也。钟山之玉,燔以炉炭,三日三夜,色泽不变。”《淮南子.俶真训》:“譬若钟山之玉,炊以炉炭,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。

  • 麾之即去

    《史记.汲郑列传》:“使黯(汲黯)任职居官,无以逾人。然至其辅少主,守城深坚,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,虽自谓贲 育亦不能夺之矣。”原形容性情刚直不屈,能坚持原则。后反用其语,意谓命令他走就离开。形容服从指

  • 桂阙

    同“桂宫”。明刘基《霜叶飞.七夕》词:“堪恨桂阙姮娥,乘云骖雾,便踏龙尾先去。”【词语桂阙】   汉语大词典:桂阙

  • 换鹔鹴裘

    同“典鹔鹴裘”。宋刘筠《欢石集贤饮》诗:“鲁壁休分科斗字,蜀都且换鹔鹴裘。”

  • 十生九死

    形容处境极其危险。唐代韩愈《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》诗:“洞庭连天九疑高,蛟龙出没猩鼯号。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。下床畏蛇食畏药,海气湿蛰熏腥臊。”或作“十死一生”。《汉书.孝宣许皇后传》:“妇

  • 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

    比喻内心忐忐不安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二六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‘既是好意请我吃酒,如何却这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’”《二刻拍案惊奇.满少卿饥附饱飏》:“心里真似十五个吊

  • 云集景附

    同“云集景从”。汪东《正明夷〈法国革命史论〉》:“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,一省倡议,各方响应,云集景附,势必强大于法。”见“云合景从”。汪东《正明夷〈法国革命史论〉》:“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,一省倡

  • 母难日

    元白珽《湛渊静语》卷二:“近刘极斋 宏济,蜀人,遇诞日,必斋沐焚香端坐,曰:‘父忧母难之日也。’”后因谓自己的生日为“母难日”。《西游记》十七回:“那黑汉笑道:‘后日是我母难之日,二公可光顾光顾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