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陶侃折翼”。柳亚子《三月十二日中山先生忌辰有作》诗:“天门折翼怜陶侃,豚犬生儿羡景升。”
《吕氏春秋.察微》:“鲁国之法,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,有能赎之者,取其金于府。子贡赎鲁人于诸侯,来而让不取其金。孔子曰:‘赐失之矣,自今以往,鲁人不赎人矣!’”鲁国有条法律,凡是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当了奴
源见“种玉”。指杨伯雍种玉处。喻指缔结婚姻的条件。明许潮《龙山宴》:“这山也堪凿梯仙,洞也堪耕种玉田。”【词语玉田】 汉语大词典:玉田
《太平御览》六三引《六韬》:“尧伐有扈,战于丹水之浦。”《吕氏春秋.召类》:“兵所自来者六矣:尧战丹水之浦,以服南蛮;舜却苗民,更易其俗;禹攻曹魏,屈骜有扈,以行其教。三王以上,固皆用兵也。”《淮南子
同“老莱衣”。宋梅尧臣《送新安张尉乞侍养归淮甸》诗:“却衣老莱服,曾无梅福书。”【词语老莱服】 汉语大词典:老莱服
源见“樗栎”。喻无用之材。多用为谦词。元王逢《得尚书汪公凶问》诗:“樗材荷推奖,思报辑遗编。”【词语樗材】 汉语大词典:樗材
在灶上扫除不洁之物。 比喻轻而易举。语出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夫以秦之强,大王之贤,由灶上骚除,足以灭诸侯,成帝业,为天下一统,此万世之一时也。”裴駰集解:“徐广曰:骚音扫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言秦欲并
源见“蟾宫折桂”。喻科举及第。闽徐夤《送王校书往清源》诗:“清歌早贯骊龙颔,丹桂曾攀玉兔宫。”
炳:点燃。或作“秉”,拿。良:确实。以:原因。 古人点着蜡烛在夜间游乐,确实是有原因的。 旧时宣扬及时行乐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《与吴质书》:“少壮真当努力,年一过往,何可攀援?古人思炳烛夜游,良有以
浮声,平声。切响,仄声。《宋书.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适物宜。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声,则后须切响,一简之内,音韵尽殊,两句之中,轻重悉异;妙达此旨,始可言文